近年来,江苏省沛县杨屯镇人大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效能,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好“入口关”,增强履职“人气”。选好代表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前提。一是优化代表结构。注重加强对代表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优化乡镇人大代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各个行业人大代表都要占一定比例。将一些退休干部、回乡大学生创业者、回乡企业业主作为乡镇人大代表的“清泉”注入到人大代表的池子里,以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的活力和素养。二是严格入选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代表资格审查制度,切实把好、把牢入选关口。三是引入竞选机制。将竞选人竞选乡镇人大代表的目的、规划等多形式向选民公布,将他们的“竞选演说”或“履职承诺书”通过微信等宣传媒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形成社会舆论压力,并在届中、届末进行履职能力考核,抓好代表履职目标承诺制的落实。
把好“服务关”,增强履职“底气”。乡镇人大主席团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关心关注代表的工作、生活情况,积极为代表依法履职牵线搭桥、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尊重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宽领域、丰富内涵、改进方法。尤其重视代表建议的落实工作,对在代表活动中提出的事关发展大局的建议意见,及时交由有关机关研究处理,并在3个月内反馈。对一些建设性强、长期系统的建议,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交办会进行跟踪交办,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各代表小组要围绕乡镇工作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实际安排年度活动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小组活动,一年不少于四次,平台载体建设要做到内容合法规范,形式丰富多样,主题突出明了,从而激发乡镇代表履职热情。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形式主要以履职交流、履职培训、专题视察和专题调研为主。通过不断丰富载体活动,畅通代表议政督政渠道,不断给代表压担子、出题目、交任务,提高代表积极履职的动力。
把好“能力关”,增强履职“才气”。一方面,针对代表对“自己是谁”有疑惑的问题,抓好法律法规的培训,使人大代表对自己享有的权利和需要履行的义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强化代表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履职“底气”。另一方面,针对代表“要做什么”和“不知怎么做”的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履职培训,邀请优秀人大代表结合实例从如何走访选民、收集民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怎样审议政府工作、监督政府工作等方面作深入的讲解分析,让代表们逐渐掌握履职的系统方法和技巧。教育引导代表严格依法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义务,正确处理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与执行代表职务的关系,不得利用执行代表职务之便干涉具体司法案件,或者违规参与招标投标等经济活动牟取个人利益。
把好“监管关”,增强履职“正气”。善于运用“正能量”的激励机制。对履职优秀、贡献突出的代表进行表彰,作为评优评先、提名连任,以及自身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的依据。每位人大代表在届内必须完成一次履职情况报告,报告可不拘泥于书面报告,可以结合入户调查、座谈及走访等方式进行,并邀请原选区选民对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测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意见,并限期报告整改情况。为了切实实施此项制度,应指定乡镇包村领导监督实施,并将情况汇报乡镇人大。定期将代表的履职情况在代表原选区进行公示,让选民和社会公众更加了解代表履职情况;通过印发代表联系卡,在代表工作站、村居委会等设立代表公示牌、履职公开栏,以及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公开代表履职情况,为选民监督代表创造条件。同时,突出对优秀人大代表典型经验和履职事迹的宣传,增强代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王怀翠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