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扁担河里的十几艘渔船,随风起伏,出湖捕鱼的日子已被一层又一层浪花卷出去很远。

  捕捞村,是常州市武进区唯一的水产渔业村,他们依靠“水中粮仓”,舟楫为家,靠岸成村。全村187户、587名村民离水上岸后何去何从?

  “渔民们都有在冷风酷雨中讨生活的经历,努力划桨才能迎希望。”捕捞村党总支书记沈祥根说,因地制宜发挥渔民们的特长,借着村企联建“春风”,捕捞村集体收入将实现三连跳,破百万,武进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将全面清零。

  出湖捕鱼已成为记忆

  渔民上岸不离水

  “捕捞村曾经风光无限。”捕捞村副主任韩建洪笑着说,因为只有捕捞村能独享这片湖区资源。

  捕捞村的水产养殖历史约有80年,是武进区唯一的水产渔业村,村民几乎都是“靠天吃饭”的专业渔民。但几十年来的围网养殖让滆湖的水质很是“受伤”。

  借国家政策东风,2018年,武进区实施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滆湖水源保护工作及养殖围网整治工作,捕捞村3000多亩围网全部拆除,全村187户、587名村民皆离水上岸、退捕退渔。

  2019年,为了实施滆湖控藻净水增殖渔业试验,武进区成立了江苏余年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在沿江高速滆湖特大桥以南、太滆河口以北水域,建设了5万亩生态修复试验区,通过生态拦截设施、景观型浮式网拦等阻隔蓝藻,通过鲢鳙滤食性净水鱼类“人放天养、以渔控藻”的模式,实现滆湖水域生态环境治理目的。

  退捕后,捕捞村出现了失业渔民基数大、转产就业难度大两大困难。

  “全市提出‘一村一策’助力强村富民,把资源和力量推向农村一线,让底子薄的我们看到了希望。”沈祥根说,为了帮助渔民解决就业困难问题,捕捞村党总支与余年公司开展结对共建,11名渔民进入公司从事湖区生态控藻养殖务工,其他渔民进行蓝藻打捞、湖面巡查等工作,共安置岗位70多个。

  捕捞村还和余年公司合作,共同盘活避风港项目,让沉睡的资产焕发活力,一年收益30万元。

  “从前是看天吃饭,风吹日晒、刮风下雨都得受着,别提多辛苦。”已在余年公司工作的高建明说,现在每年收入近10万元,生活一年比一年充实。

  限于生存技能单一、社会适应性弱,渔民们上了岸,却仍离不开水。捕捞村又组织渔民学习新的水产养殖技术、创业就业技能,帮助渔民换身份、找出路。

  嘉泽街上的水产店老板高腾飞是个十足的“渔二代”,父亲捕了30多年鱼,滆湖禁捕后,高腾飞带着“上岸”的老父亲经营起两家水产店,还雇佣了多位老渔民在店里帮忙。深知水质对鱼类生长重要性的他,专门在水库里通过湖水全仿生饲养的方式养殖鱼类和螃蟹。

  这几天,在50公里外的西夏墅浦西村,来自捕捞村的张锡林正忙着投放蟹苗,退捕后他依靠所长,从“捕鱼人”转变为“养蟹人”,去年收入达30万元。

  捕捞村“生态振兴”是一大亮点

  “生态振兴”未来可期

  曾经,捕捞村流行饲养四大家鱼,这些鱼都吃饲料,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水质最差时,一度达到了劣Ⅴ类。

  今年,珍稀鱼禽正在“回家”。滆湖迎来了许多新面孔,银鱼、白鹇、天鹅这些曾经的“稀客”变成“常客”。近期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滆湖总磷指标同比下降12.3%,成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质。

  这一方面得益于休渔禁渔,另一方面归功于水底百万尾花鲢鳙卖力“食藻”。5万亩生态修复试验区内,捕捞村和余年公司先后投放鲢鳙鱼苗310万尾,斤两鱼种70万公斤。不投食饵,人放天养是这些鱼的最大特点。而越来越多的渔民成为专业护渔员,助力“水养鱼”向“鱼养水”转变。

  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离滆湖不远的400亩生态化养殖鱼塘内,精心种植的水生植物随风摇曳,配合着一系列设施设备,发挥着循环大作用。这是捕捞村摸索实践“生态振兴”的一大亮点。

  该项目先后投入250万元,将养殖塘内产生的尾水,通过新建的提升泵站,打入生物接触养护池,再溢流至强化生物净化床,最终进入表面流湿地,经过三级净化,使尾水达标后再回用至养殖塘,实现整体循环利用。该套系统设计年处理量达42万余吨,将全面提升水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武进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水产科科长黄桦说,推进水产生态养殖,不仅提高了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率,还提高了水产品的优良率,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每亩鱼塘年产量超3000斤,养殖户全年效益在200万元左右,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60万元,同时新增就业岗位近20个。”韩建洪介绍。

  目前,捕捞村适龄劳力实现100%转产就业,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及低保保障率均达100%。

  “捕捞人内心深处对这片湖有着深厚的情感,乘着‘两湖’创新区建设的东风,我们将以参股合作的模式参与生态休闲旅游项目,争取收入再翻番。”沈祥根笑着说,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大家都充满信心。(邱麦 报道员:苏舟 张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