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前,海安法院执行局全体干警整装集合,随着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卫华一声令下,40余名执行干警兵分八路,奔赴执行现场。本次执行以“融和法庭”为支点,主动接受代表委员监督,积极寻求村居网格协作,不断凝聚执行合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融和法庭“一线牵” 代表委员云监督

  “借助融和法庭平台开展执行工作,一方面丰富了融和法庭的功能应用,另一方面提高了执行效率,扩大了执行工作社会影响,是非常好的结合。”海安市政协委员许岷由衷感慨道。

  集中执行活动期间,南通市人大代表朱爱军、海安市政协委员徐天舒、许岷在市建筑业服务中心融和法庭,通过视频连线“云”观摩了一线执行情况。执行干警及时汇报案件推进情况,代表委员们全程跟踪、实时监督。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晶晶向代表委员们介绍了融和法庭“案件执行”模块的应用情况。案件当事人、代理人可以在融和法庭完成申请执行、信息查询、财产申报、线索提交、执行谈话、申请结案等事项,同时融和法庭也是“执网对接”的联系点,执行宣传的新阵地。代表委员们仔细听取相关介绍,对法院将执行工作嵌入融和法庭的举措予以高度赞赏,并提出意见建议。

  融和法庭“连心桥” 网格协作止纠纷

  “希望你以后好好工作,按时履行自身义务。”在白甸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融和法庭内,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王某说道。

  这是一起追偿权纠纷。法院调解后,王某一直未履行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向王某所在村居网格员发出协查通知,了解王某基本情况,获悉其原先是白甸某机械制造公司的员工,因本案纠纷离开公司外出打拼,但并不顺利,暂无履行能力。经沟通,原公司表示理解王某困难,愿意再宽限一段时间。在此调解基础上,执行干警组织双方来到“家门口”的融和法庭协商此事。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王某重回公司工作,在保障基本生活外以工资抵债。

  “融和法庭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执行工作与社会治理网格的深度融合、智慧互动,形成强大的合力,有力破解了执行中的堵点难点,提高了执行效率。”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卫华表示。

  融和法庭“直通车” 当即和解化心结

  “今天的视频给了我深刻的警示,我确实还欠蔡某货款,希望能够跟他和解,尽快解决纠纷。”随着协议的达成,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2022年张某向蔡某购买了一批家具,蔡某按约送货后张某却一直以手头紧为由不给付货款,于是蔡某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张某支付所欠货款。双方达成初步调解方案后,蔡某对张某能否按约履行心存顾虑,调解员崔恒富通过融和法庭“联系法官”功能联系海安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毛蓉,最终决定现场“定制”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课。

  于是便有了李堡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融和法庭内的这一幕,当事人面前的屏幕上播放着海安法院正在开展的集中执行活动,只见执行干警正在严令被执行人腾空房屋,在执行措施的强制威慑下,被执行人终于认识到错误,开始配合腾空……

  这是海安法院坚持审执融和理念的小小缩影。该院积极探索强化审执联动机制建设,创新工作路径,将执行中的以案释法前置于审判阶段,在案件审判、调解时就充分考虑权益兑现可能性,引导、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力争从源头上压降执行案件数量,减少案件流转中的“程序空转”,助力执行“提档加速”。

  海安法院执行局将进一步释放“融和法庭”执行效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智慧执行的有益探索促进执行实效最大化,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海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