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兴市探索实施“三优三强”党建赋能计划,系统构建非公企业党建管理体系、组织体系、促进体系和保障体系,推动园区“龙头”功能不断抬升,撬动全市非公企业党建水平整体提升。

  聚力“优架构、强管理”,促进“联动式”赋能。健全职能机构。明确乡镇(街道、园区)主抓园区企业党建工作的党(工)委副书记担任“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书记。党委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明晰议事规则。构筑以党委为核心、辖区企业为基础、驻区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及产业链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挂联制度。完善园区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每年走访调研、现场指导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党的建设等工作。党委负责建立工作台账,督促工作落实。

  聚力“优模式、强覆盖”,促进“引领式”赋能。嵌入“产业链”抓覆盖。重点围绕园区主导产业链条,推行“一链条一联盟”模式,依托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组建产业联盟党委等产业链党组织,带动链上企业发展党员、建立组织。融入“全周期”抓覆盖。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主动有效地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职工队伍管理等各个环节。围绕助定战略、助强管理、助聚人心、助建文化、助攻难关、助兴人才、助联内外、助美声誉等八个方面,全面推行“双点双选”模式,精准确定“八助”项目,真正做到党组织与企业“同心同行同力同赢”。

  聚力“优要素、强支撑”,促进“保障式”赋能。强化力量保障。通过内部选任党组织书记、公开选聘党务工作人员、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务工作者“飞地”兼职、探索党务代办服务模式等方式,配强配齐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强化阵地保障。结合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在各园区设立总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的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为园区非公企业提供党建活动服务场所。强化经费保障。按照每名党员每年300元的标准,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执行非公企业党建经费税前列支制度,并按照“先收缴后返还”的原则,对非公企业党组织上交的党费实行全额返还。(袁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