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9月20日下午3时19分,随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一声庄严的法槌声响。宿迁职业技术学院200余名学生,在自己的学校里,旁听了被告人朱某、王某、李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的庭审,“零距离”“全景式”体验刑事案件庭审全过程,接受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闭门说教,不如以案说法。”宿迁市湖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局长郝劲柏说,我们联合法院、检察院,把“帮信罪”庭审现场搬进大中专院校,就是让学生们知道,可能上去帮个忙的“小事”,实际上就是违法犯罪的“大事”。
今年以来,湖滨新区公安分局聚焦校园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将反诈工作融入平安校园建设,从精准打击、预警劝阻、全量宣防等多点发力,打击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全区连续3个月实现电诈预后“零发案”。
以快制快,精准劝阻
“精准拦截电信网络诈骗要向前一步,更要因时制宜,在创新机制上想办法以快制快。”湖滨新区公安分局社区民警刘李在复盘一起反诈案例时说。
5月28日下午3点左右,诈骗嫌疑人盗取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一男生微信,对其好友进行诈骗。同一时间,校园四级反诈体系触发预警、立即运转。信息推送学校,学校反诈中心先行劝阻,专班民警立即跟进处置,成功劝阻一名即将转账学生,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元。
据刘李介绍,针对辖区有8所高等院校约3万名学生的实际,他们在公安三级反诈平台的基础上,又向下延伸至学校,形成精准劝阻四级闭环。
“刘警官,我宿舍同学接到一个‘公安局’电话让他交钱,我有点担心……”今年3月,辖区大专院校一学生的电话,让刘李“听”出端倪,精准劝阻了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避免了经济损失。
湖滨新区公安分局健全完善96110预警劝阻工作体系,用足用好数据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在通过发送短信、开展人工预警等措施进行分类处置的基础上,还通过安装、使用“反诈机器人”止付系统,让预警传递更快、信息匹配更准、劝阻落地更及时,今年以来,该系统已累计止付1500余次。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派出所建立预警劝阻专业队、“劝阻宣教室”“唤醒室”,提高基层“能劝”“会劝”水平。今年以来,通过劝阻避免学生损失100余万元。
创新载体,精准宣传
“网上兼职电话客服,时薪200元?他该怎么办?”“通过QQ、微信、抖音等群中发布‘打电话就给钱’‘只需两部手机不用说话就能赚钱’等类似兼职都是诈骗,答案就在灯箱中的漫画里。”9月16日,星期六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活动正在开展,可爱的警察漫画形象和好记的反诈宣传标语受到师生连连点赞。
互动问答后,背着“国家反诈中心”App二维码的湖滨公安反诈大使“小湖”“小滨”登场亮相,师生们纷纷扫码下载,在民警的指导下给自己的手机装上“安全锁”。
“跟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联手合作,在省内首创师生喜闻乐见的反诈一条街区。”湖滨公安分局东部中心警区民警王淼说,学生容易受不法分子蛊惑,从而出售出租“两卡”沦为“工具人”,因一时糊涂而走上帮信违法犯罪道路。
“不论休闲逛街,还是购物吃饭,一路的灯带、吊顶、灯光字、灯箱字幕等,涵盖各种诈骗类型、伎俩、套路等,满满的反诈元素氛围,提高了我们的识骗‘免疫力’。”该学院大二学生王墨涵说。
为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湖滨新区公安分局还针对“开学季”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实际,专门开展了以网上交友、投资理财等主要内容的宣传进校园主题活动,利用数字主播“宿小警”开设数字主播说反诈栏目等,着力构建“全面、多元、精准、及时、高效”的宣防体系。
综合施策,精准治理
“在微信上通过‘摇一摇’加了一‘好友’后,对方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为由,让我提供相关个人信息,被诈骗1800元。”今年4月,湖滨新区公安分局东部中心警区接辖区一院校张姓同学报警称。接警后,他们立即开展分析研判,一举捣毁一个诈骗团伙。
重拳出击,湖滨新区公安分局抽调精干警力成立反诈中心,组建专业研判打击队伍,持续推进“断流”“斩链”等专项行动,特别是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他们全面推进联动化打击、多元化预警、行业化整治,确保打深打透打彻底。
多破案,更要从源头上控发案,湖滨新区公安明确派出所、分局两级预警劝阻队一律由3年以上办案经验的民警负责,对所有被预警学生一律高标准进行询问,每周开展一次走访谈话。对有被骗经历的高危预警学生,该局要求民警开展全方位的劝阻预警工作,防止二次被骗。对不配合劝阻、躲避劝阻预警的,立即对其银行账户进行紧急止付。
为凝聚合力,他们还会同银行、教育等部门召开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等联席会议,压实行业治理责任。通过升级“警银通”平台,精准管控涉案、风险和可疑银行账户。在此基础上,还把学校反诈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有效提升打击治理能力和运行质态。(田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