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南京市第六届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在江宁区百家湖文化中心举行。
本届大赛以“创新创优、成长成才、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大赛设水产养殖技能、种子检测、制茶、乡村振兴(数字电商)、金箔贴金技艺、民间(民俗)舞、中式糕点7个竞赛项目。从前期近300名报名选手中遴选出121名选手、11个团队进入决赛。通过大赛,进一步发掘出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巧匠、能人、头雁。
水产养殖技能项目以水产技术员、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的知识、技能和实操要求为基础,结合南京产业特色,旨在选拔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助推南京渔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种子检测项目竞赛方式多样,通过种子发芽率、净度等多项指标的测试竞赛,旨在培养更多种子检测专家,保证种子行业安全可靠,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向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渗透,乡村振兴(数字电商)大赛旨在拓展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和创新路径,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以及为农村生产生活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制茶、中式糕点、金箔贴金技艺、民间(民俗)舞大赛,汇集了南京相关技艺高手,现场切磋交流、传承技艺。
据了解,作为选拔汇聚“能工巧匠”的重要载体平台,南京市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技艺技能传承与现代文明创新、竞争选拔与表彰奖励相结合的办赛思路,截至目前,已累计设计比赛项目24个,报名参加人数1400人次。以往五届大赛获奖选手达210人次,35名选手荣获“南京市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师”称号,13名选手获“市五一劳动奖章”,67名选手获“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7名选手获“市巾帼岗位明星”称号,赢得各方关注与好评。南京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对决赛各项目获奖选手分别授予相应荣誉,并给予申报评审倾斜、农业专项扶持等一系列丰厚的政策支持。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莅介绍,乡土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先行军。获奖选手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成绩显著。截至目前,南京市拥有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4个、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9家、大师工作室32家,市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21个、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5家,89人获评正、副高级乡村振兴师专业技术资格,为促进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虞启忠 高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