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句容市茅山镇丁家边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排排路灯、行行绿化交相辉映……美丽乡村建设结出的串串硕果让村民喜在心头。近年来,茅山镇立足自身资源,不断激发丁家边村桑果产业发展潜质,努力实现富民强村美好发展愿景。
句容市茅山镇丁家边村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茅山风景区北麓,是集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为一体的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现在我们村内道路干净了,房子也新了,游乐、餐饮等文旅吃住玩设施齐全,生活越来越美了。”不少村民开心地说道。
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个好产业带动。茅山镇坚持产业为要,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村干部富民本领,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取得了一定的产业发展成效。
在茅山镇财政所的大力扶持下,丁家边村着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完成多条乡村公路建设和亮化工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始终以为群众服务为宗旨;完善了各种文化娱乐设施,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档升级,并成立卫生保洁队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随着农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也在增强。不少村民自发参与卫生打扫,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前来游玩的观光游客也赞不绝口,共同呵护茅山这片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既要生态宜居,也要产业兴旺。桑果产业是茅山财政大力扶持发展丁家边村的特色产业,该项目规划占地千亩,是一个集种植、娱乐、观光、销售一体化的综合基地。聚力农业农村发展挖潜、提质、增效,注册“不忧桑”品牌,延长桑葚产品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推出桑叶茶、桑果干、桑椹原浆、桑葚蜂蜜等系列产品, 丁家边“不忧桑”桑果品牌的“聚宝盆”效应更加显现。
促进融合发展。丁家边村立足丘陵地区乡村振兴独特条件,持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通过体验采摘、农家乐、自驾游等形式努力吸引各方游客,增加农户旅客采摘收入,让乡村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乡村振兴的势头愈发强劲。
近年来,茅山镇认真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统筹财政资源,建立财政扶持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财力保障。
强化政策宣传。茅山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加强涉农政策的宣传解读,好咨询服务,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充分利用公开栏、宣传横幅等方式公开补贴政策、办事流程、享受农户和补贴面积,真正做到财政补贴发放公开、公正,过程透明,打造阳光财政。
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积极构建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将更多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不断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茅山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做到“财为民所谋、财为民所理、财为民所用”。
全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到各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采取重点投入和加大扶持的方式,支持开展农田水利、村级道路等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全力做好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统筹财政涉农资金。把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招,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推进部门内整合和部门间统筹工作,实现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和集中投入,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句容市茅山镇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让如今的丁家边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茅山老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新乡村增色添彩,这是茅山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向美而行,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茅山镇通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筑牢乡村建设之基、突出产业发展之要、提升基层治理之效,在茅山广袤的大地上织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刘榴 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