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内生动力,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9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实施意见》。

  据了解,今年以来,扬州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同时也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大宗商品消费不旺等矛盾困难。2月份以来,扬州陆续出台一些稳投资、稳就业、促消费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增强了经济发展的韧劲。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较一季度走高1.1个百分点。

  进入三季度,为了承接落实好国省政策措施,该市也结合扬州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一揽子的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实施意见,扬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景亮表示,此举旨在通过强化政策措施供给,最大限度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整体好转的“下半场”,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惯性”,继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此次发布的《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不仅是对省委省政府新制定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承接、细化和落实,尤其是在促消费、扩投资、稳房地产、稳外贸外资等重点领域,突出了对省政策措施的细化、承接,确保落地实施,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同时,还立足该市实际情况增补了新内容。孙景亮介绍,“在全面承接省若干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我们特别聚焦推动产业强链延链,多措并举稳就业聚人才,完善企业和游客诉求回应闭环机制等方面,增补提出了一些具有‘扬州特色’的政策措施,努力满足企业的个性化诉求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为突出项目化推进落实政策措施的工作要求,实施意见明确的8个方面30条158项具体政策措施,都逐条逐项明确了落实部门、工作目标、具体举措,旨在增强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产业兴则城市兴,制造业强则城市强。先进制造业方面,市工信局将围绕《实施意见》重点任务举措,聚焦“613”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重点环节,鼓励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到2025年,力争打造2-3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地标产业,总量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链达到10个以上。

  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涉及科技创新共四个部分20条政策措施,主要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创平台载体建设、创新创业环境等内容。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滚动培育支持30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1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和产品。新组建3家市级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为提振和扩大消费,市商务局将坚持“省市县、政银企、内外贸、线上下”联动,紧紧围绕家居、汽车、电子产品、餐饮等重点行业,在全市商贸领域开展家居节、展销节、美食节、年货节、电商节等“金秋惠购”主题活动。据悉,10月下旬扬州还将举办2023中国(扬州)国际创意美食博览会暨东南亚美食节,开展主题展览、美食之都厨艺展示暨美食荟、东南亚美食品鉴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放大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培育具有文化底蕴、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的创意美食品牌展会。(王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