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和桥镇大生村集中居住区,66岁的村民周建林拿着茶杯走出家门,准备到村里的老年活动室活动一下。虽然已经搬到集中居住区大半年了,但走在整洁的沥青村道上,看着一栋栋崭新的小别墅,他还是会忍不住感叹:“没想到老来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农房改造政策真是不错!”

  大生村是宜兴市首批农村住房建设试点村庄之一。早在2015年,因和桥环滆湖公路建设需要,大生村便先行开展了农房搬迁,部分村民住进了集中安置的新水新村。2018年,因房屋老旧、村民翻新改建意愿强烈,大生村又在寺西组试点实行集中搬迁,村里邀请专业公司统一规划设计,新建住房90套,除安置拆迁户外,剩余35套有意愿搬迁的村民均可报名。周建林是当时主动要求搬迁的村民之一,他是大生村前谢组人,因家庭比较困难,一家三口此前一直挤在两间总面积8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以前家里条件差,房子比较简陋,现在儿子大了,总要有新房结婚。”老周说,当时新水新村建好后,他专门去参观过,房子造得确实体面,谁不想住进漂漂亮亮的新房里呢?于是,当村里再次新建住房,并通知有35套村民可以自愿申请搬迁时,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令人没想到的是,当时报名自愿搬迁的村民有近300户,怎么保证公平分配?村委会决定,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监督下,通过抽签决定住房分配。“跟我同一批抽签的,共有150多户村民,竞争16套新房,光抽签就抽了大半天!”说起当时抽签的场景,老周依然很激动,他手气好,中了签,这意味着,他只要拿出30万多元,就能搬迁住入总面积240多平方米的双层小别墅。此后,老周隔段时间就要到农房建设工地上转转,看看进度。2021年,老周拿到了新房钥匙,经过近一年的装修,去年10月,他们一家搬进了崭新的小别墅,盼了一辈子的新房梦成为现实。

  如今,走进大生村集中居住区,一栋栋中式双层小楼整齐排列,干净的沥青路面、简约的花坛、宽敞的广场等不一而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该村以农房改造为抓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最佳注脚。据大生村党总支书记樊平平介绍,在推进农房改造过程中,该村在集中居住区周边配套建设了多功能健身广场、文化舞台、滨水走道风光带等,满足村民休闲健身需求,提升村民归属感和幸福感。

  眼下,该村新一轮农房改造已在准备阶段,有了已建成的集中居住区这一“范本”,越来越多的村民盼着改善居住条件,在此前的村民意愿调查中,已有300多户村民表示想要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