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催妆酒、暖房酒、正日酒”请客吃饭就得3天。简化婚礼流程后,请亲朋好友吃一顿喜席,既热闹又节省时间和节约开支。”回想起二人的婚礼,淮安市盱眙县官滩镇王桥村的王霄夫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场简办热闹的婚礼是王桥村实行新的村规民约,践行文明新风的良好开端。王桥村有962户4830口人,村庄要让文明乡风遍布每一个角落并非易事。近年来,王桥村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2018年,王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根据本村民风和习俗,协商出统一办事流程、统一费用标准、统一服务模式。

  53岁的王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武绍明是临近村庄有名的“热心肠”。十八年来,除了本村,临近的村(社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找他张罗,他被村民亲切的称为“大支客”。2018年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武绍明被推选为理事长。理事会一方面倡导鼓励村民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吃喝浪费等现象,规范简化红白喜事操作流程和办事标准;另一方面,加强文明殡葬宣传,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新风,通过“把白事关进家门里”“把尽孝融入生活中”“把节俭写在心坎上”等方法,把“事”办简、办好,既不失体面、又严守村规民约。

  早在一年前,天泉湖镇的一些村民还对新规“喜事一顿饭”态度不一。但看到村里年轻人因婚宴不断加重负担,龙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侯保刚、凡岗村党总支书记海克忠,村(社区)两委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带头。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替村民开好口、树榜样、打破旧习俗、探索管用的新方法,喜事就吃一顿饭。

  “喜事一顿饭”新规试实行后,王霄夫妇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刚开始我的父母不是很支持,觉得取消‘暖房酒’‘催妆酒’过于简单,不合风俗,怕亲友笑话,但在我和爱人坚持下,终于说服了双方父母,迈出了我们人生大事上与众不同的一步。”到场喝喜酒的亲戚纷纷表示,这场婚礼不但办得“新”、办得“好”,还办得“省”,这个“省”是既省钱又省事。

  目前“喜事一顿饭”在村民普遍支持下已成为乡村乡风文明建设中行之有效、成果显著的移风易俗创新做法,白事简办的模式经验也逐步推广开来。(丁德昶 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