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送餐骑手、网约车司机……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服务于千家万户。这个庞大群体被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往往就餐不规律,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如何让这些为方便别人生活而奔走的小哥,自己也能吃上舒心可口的饭菜?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依托党建联建,广聚各类资源,在辖区推出21家“小蜂食堂”,为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就餐提供有力保障。
“小蜂食堂”,让新就业群体暖心更安心
“你好,我要一份优惠套餐!”下午2点,刚结束了送餐高峰的外卖小哥尹先生,就近来到位于红山路88号常发广场4幢的“米食乐大食堂”内准备就餐。这是红山街道新增的第二批“小蜂食堂”中的一家,店里开着空调,温度适宜,让忙碌了一个中午的他倍感清爽。打好饭菜,尹先生熟门熟路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这里的饭菜不错,有家里炒菜的味道,烧得也没外面那么油腻。自从拿到红山街道发放的新就业群体就餐卡后,我就经常来这边吃。一个原因是有了就餐卡,我们能优惠就餐,另一个原因是正常的午餐时间正是我们忙碌的时候,来这边帮顾客取餐等候期间,就顺便把午饭吃了。”在尹先生看来,“小蜂食堂”不仅让他感受到街道的温暖关怀,还增进了对商家的熟悉度,便于今后的配送工作。
据悉,红山街道目前共有278名属地新业态新就业从业者,近2000名快递、外卖配送员。为进一步深化新就业群体服务,红山街道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趋势,联动区市场监管局及辖区爱心企业,在辖区10个社区创新推出了“小蜂食堂”暖心服务。
近日,“小蜂食堂”再度升级,围绕优惠、便利、就近三大原则,调动辖区餐饮企业,从原先的10家“小蜂食堂”扩展到21家,为外卖骑手提供就餐优惠、饮水、手机充电、休息等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吃上营养实惠的“热乎饭”,切实解决他们的“用餐难、用餐贵”等问题。
红山街道党政综合部组织干事朱德佳说:“这21家‘小蜂食堂’都是由街道沟通后才挂牌的,每一家选址都经过了多番考量,包括位置、价格等,每一位领取了就餐卡的人员都能来这21家‘小蜂食堂’用餐,每家店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程度的优惠,包括专属套餐、价格优惠等,切实让携卡前往就餐的新就业群体享受到物美价廉、营养丰盛的饭菜。”
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成基层治理好帮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行业也蓬勃兴起,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为主的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为进一步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强化基层服务实效、激活新兴动能,有序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红山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不断创新探索各种服务新模式,织密基层组织网,打出服务组合拳,其中就包括“小蜂食堂”。
据了解,由于辖区新就业群体总人数相对较大,目前只有领取了红山街道发放的就餐卡的人员才能在“小蜂食堂”享受优惠用餐服务。该就餐卡领取只需报名参与街道的基层治理志愿服务项目,获取5个积分后便能领取。
该街道的积分兑换制度实行已久,目前,积分可以兑换各种食品餐券、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电影票、健身房体验卡、景区门票等等,获取积分的方式主要有服务群众类、组织保障类、急难险重类三大类。其中,服务群众类涉及范围非常广,异常预警、隐患上报、突发事件直报、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都属于服务群众类。组织保障类主要是指参与组织、协调、策划、保障区内活动等,急难险重类则主要指见义勇为,或参与防汛抗洪等。
朱德佳介绍:“考虑到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性,就餐卡领取积分设置很低,报名参与的人员只需在街道基层治理群内拍照上传线索,街道工作人员核实处理后都可以获取服务群众类的积分。组织保障类、急难险重类这两类每完成一次获得积分会更高,每一位报名参与的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与。积分不仅可以领取就餐卡,还可以兑换各种小礼品、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发出去了50多张就餐卡,还有不少人凭借积分兑换到了心仪的小礼品。”
除此之外,红山街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在每个社区建立了“居民共治服务站”。这些服务站区域面积不大,但站内不仅有休息设施、常用物资,还有党建元素、学习书籍。在这,大家可以免费歇脚休息、补给物资、续航充电、学习阅读,通过以微服务凝聚新合力的方式,把“居民共治服务站”打造成新就业群体路途中的歇脚处、店门口的服务点、市井里的学习所、同行间的交流站。 (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