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医生,邱琳在南京市建邺区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工作十余年。她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中医师,她用精湛的医术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周边居民建立起亲人般的医患关系,成为大家眼中的“暖心医生”,拥有一批“铁杆粉丝”。

  刻苦努力钻业务 仁爱之心为病人

  邱琳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她充分发挥业务专长,力争做居民信得过的健康守门人。

  邱琳的手机为签约居民24小时待机,逐渐成为老百姓身边信得过的医生。邱琳医生常年开展固定门诊,在其坐诊期间,总是会有很多居民特地前来看病、开药、咨询,有些阿公阿婆还会等上半天,在她空闲时闲话家常,聊聊最近的健康问题。平日里,她时常会接到居民们以电话或微信方式的健康咨询,“我们接触的大多是辖区内的居民,很多从一开始的医患关系,变成了像朋友一样。”

  辖区内的马奶奶长期患有失眠症,精神状态不好,导致内心特别焦虑。马奶奶辗转多家大医院就医,也挂了很多专家号,因为人多,经常一看病就要花去大半天,但效果一直不佳。马奶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奶奶说:“大医院的专家们太忙了,经常排队几小时,看病不到几分钟就结束了。但在这里不一样,医生也特别耐心,经常要听我唠叨半天。”擅于中医调理失眠的邱琳为马奶奶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坚持求实创新 不断拓展服务内涵

  作为一名社区卫生健康工作者,邱琳以方便群众、解决“最后一公里”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她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首诊职能,对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患者,及时帮助联系并落实转诊医院,同时做好随访;对上级医院转诊至社区的患者,进行细致的后续治疗,确保治疗的延续性。她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注重与社区居委会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利用网络医疗信息资源倡导“治未病”理念;针对特殊人群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使居民群众得到最实惠的医疗服务。团队多年来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服务有机结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深受辖区居民欢迎。辖区内的王奶奶,患有糖尿病多年,因子女长期在外地工作,自己又没有规律使用降糖药,饮食也不注意,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去年年底,王奶奶不幸中风卧病在床,需要经常更换导尿管,给自己和子女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邱琳了解情况后,为王奶奶办理了家庭病床,为王奶奶实施病情动态化管理,督促她规范服药和饮食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邱琳医生团队监测到王奶奶的血糖控制情况良好,身体也在慢慢好转。王奶奶和老伴对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赞不绝口。

  作为莫愁湖团队队长,每周邱琳都会带着她的团队走进社区,提供测血压、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提供健康咨询等事项,同时也请不同科室的业务骨干参加下社区活动,把基层医疗和公卫服务延伸到各个小区,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和指导。通过和社区居民面对面接触,实时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宣传“家庭医生签约”的优势,为居民现场答疑解惑,实现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服务。邱琳是不仅能“开方”,更是能“开口”的健康守门人。她充分融合社区的“亲民”资源和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优势,深入到社区,用最近的距离、最朴实的语言、最温暖的话语,和社区居民融合在一起。(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