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8月26日电(记者朱程)近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海大学长荡湖大学科技园(一期)项目启用,迎来首批学生入驻。

  本项目位于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北侧,东至庆升路、南至河海道、西至丹桂路、北至长荡湖北路。总投资50亿元、总建筑规模约7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包括公共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馆、行政科研用房、学生活动中心、学院组团、学生生活组团等基础校舍,以及科研实验平台、展览馆、国际交流中心等辅助用房。新校区规划入驻学生20000人,覆盖本、硕、博各层次学历培养。

  工程建设方,中建二局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从二维向三维、从图形向数据、从虚拟向现实,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贯穿于项目立项、策划、施工、规划设计、运维管理全生命周期,提高建设效率,提升绿色化水平。

  如在图书馆屋盖施工过程中,项目开发出方形边界的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技术,让“采光顶”上部连续压杆的“刚”与下部索和撑杆的“柔”完美融合,连续拉和间断压有机统一,解决了760平米巨幅透明采光顶的施工难题。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提交实体工程的同时,建设校园BIM数据资源库,保留施工、材料、设备等相关信息,通过BIM+VR技术,实现校园全景漫游,便于后期校园运维管理。

  此外,整个项目还应用垂直运输方案优化、道路永临结合、海绵校园等一系列绿色施工创新技术。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存储于雨水收集池,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厕,洗车等用途,实现75%的降雨就地消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