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射阳县委、县政府把推进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环,以“让残疾人没有不满意”为追求,锚定服务最优、成本最低、质量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目标,探索形成以一套方案、两个平台、“四减”改革、“四办”服务为主要内容的“1244”路径,推动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开展调查研究,出台一套方案

  在调研中摸清实情。今年初,由射阳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专门成立了以县残联为主体、相关部门参与的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专题调研组,深入到镇村残联组织、便民服务窗口、残疾人家庭,听民意、摸情况、做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全县15个镇(区)和238个村(居)20%的抽样调研,对全县涉残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改革难点做到心知肚明。目前,全县有25项涉残服务事项在镇村开展,涉及康复、教育、就业、培训、评残、残疾人托养、残疾人之家建设与运行等,其中有13项是行政审批事项,有4项需要跨部门审批,涉及县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

  在调研中统一认识。针对调研掌握的情况,射阳县残联联合县民政、人社、医保和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多次召开研讨会,共同会商改革路径,并从操作层面对如何推进信息共享、进行线上线下办理进行细化研究,对如何从便捷服务角度做到让残疾人只跑一次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各部门达成一致共识:将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全面纳入到全县“放管服”改革。这一共识得到了射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目前,全县残疾人实现城乡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代缴、城乡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四个托底救助,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教育补贴发放全覆盖,周周评残预约门诊正式实施,残疾人工作质量、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实现“双提升”。

  在调研中寻求路径。根据调研组形成的调研报告成果,射阳县政府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决定由该县残联牵头,将调研成果转化应用,形成改革方案。3月24日,射阳县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正式发文,出台了射阳县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从总体要求、实施方式、重点任务和工作保障四个方面对推进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组织专门队伍,搭建两个平台

  纵横组建队伍。自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该县重点加强工作推进和三级服务两支队伍建设。工作推进队伍。该县成立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残联、民政、人社、医保和行政审批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县残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由县残联牵头负责,协调推进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工作。三级服务队伍。县级服务人员以县残联综合服务中心为主,实行科室负责人专抓,工作人员专办;镇级服务人员以镇区残联为主,理事长专抓,残疾人专职委员专办;村居服务人员由残协专干担任。为解村居专干不足的问题,经县政府批准,在公开招聘9名村居残协专干。

  设立一个专窗。射阳县市民中心服务项目多达1433项,是江苏省“放管服”改革的一面旗帜,2020年度获评江苏省“最佳政务大厅”,2021年度获评全国“优秀服务大厅”,2022年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今年3月27日,扶残助困“一件事”专窗正式进驻该县市民中心,专窗设立AB岗两人,按照县市民中心工作制度和标准开展为残疾人服务工作;专窗实行前台受理后台运转,与县残联、民政等部门业务科室和镇、村政务服务大厅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反馈无缝对接。镇、村在原有政务服务大厅残联窗口基础上,相应设立镇村扶残助困“一件事”窗口,在盐城市率先实现残联、民政、人社、医保涉残事项三级通办、就近能办、全程网办;同时,残疾人证实现异地办理和跨省通办。

  融合一张网络。该县努力打造县、镇、村三级扶残助困“一件事”工作“一张网”,按照电子政务外网、业务部门服务网、残联信息化系统服务平台三网联办、三个全覆盖的方向,推进“一窗通办、一键快办、一网联办、一表全办”。

  实行“四减”改革,推行“四办”服务

  以“四减”优化流程。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涉及的七项内容,都与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该县在改革中开展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为重点的“四减”行动,三级窗口“全科受理”,渐进提高“不见面”“就近办”审批服务效能。在评残申请、“两项补贴”发放、残疾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残疾人医疗保险个人代缴和学生补贴发放等事项共计减除6个环节,减除4个辅助材料,时间上评残取证时间由原来1个月减为7-10个工作日,“两项补贴”审批在相关材料收齐之日起压缩为7个工作日,学生补贴由原来每年12月底发放调整为每年6月底发放,不仅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也大大减轻了残疾人的费用支出。

  以“四办”体现成效。对扶残助困“一件事”涉及的服务事项,该县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一键快办、一网联办、一表全办“四办”服务。整合扶残助困“一件事”事项中的7张申请表为1张表,一份申请办理多项服务,实行可以射阳县互通。对以现资料不全需要补充、或残疾人不能出行办理时,由镇、村残协专干登门入户帮助办理,确保残疾人最多只跑一次。自今年6月份开始,该县正式实施周周预约门诊化评残,残疾人只需向县、镇、村三级任何一个服务窗口提出申请,递交相关材料,即可预约评残,每周四下午定为固定评残日,评残地点设在射阳县人民医院,通过评残的人员7-10天即可领到残疾人证,给残疾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以结果赢得满意。据了解,该县扶残助困“一件事”三级专窗自3月份开设以来,共受理评残申请2194人,评残定级1695人;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20.21万人次,发放金额6551万元;受理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4613人,计46.13万元;受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7689人,计285万元;受理射阳县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申请89人,资金发放10.8万元。其中,到大厅窗口办事率达85%,通过网上办事率达10%,镇村残疾人工作专干入户帮办率达5%,向“让残疾人没有不满意”的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下一步,射阳县将在提升信息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上不断完善,专心“想事”、精心“谋事”、尽心“干事”,力争早一拍、快一步、抢在先、走在前,全面构筑便残利残服务新高地,为全省扶残助困“一件事”改革的全面推进先行先试。(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