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天目山街道聚力“青苗尖兵”培养工程,通过精细“选苗”、压担“墩苗”、精心“护苗”持续提升年轻干部敢为的能力、活力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热情。
精细“育苗”,打造能力提升“加油站”
政治理论“常态学”。厚植年轻干部理论根基,充分利用党组织三会一课、周末课堂以及学习强国APP等途径和载体,不断提升年轻干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以党员轮训为契机,敦促年轻干部在真学上下功夫、在善讲上做文章、在笃行上花力气,大力传播基层理论“好声音”。
公文技能“随堂学”。以锻造年轻干部的写作能力为导向,邀请街道领导干部聚焦文明城市创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两社联动等主题,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剖析的方式就公文写作的方式、要求进行细致透彻的讲解,大力挖掘公文写作“笔杆子”。
业务技能“专题学”。与各局办中心通力合作,根据岗位需求,邀请本部门、本条线经验丰富的前辈或先锋楷模,开展小范围的业务辅导培训,实行授课内容当场提问、学习效果当场点评,大力发现条线工作“实干家”。
压担“墩苗”,铺就干部成长“快车道”
“轮岗+轮值”拓宽能力提升渠道。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乡村振兴、农房管理、项目建设等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岗位上兼职锻炼,每周到社区办公不得少于3个半天,切实担负起社区分工职责,循环安排、滚动推进,形成“社区书记+年轻干部”的帮带模式,定期组织专人抽查其到岗履职情况。
“季度+年度”倒逼业务水平提升。实行指标到人的考核方式,制定年度工作指标完成目标,不定期召开指标分析会,对指标完成情况较差的,开展分管领导与具体工作人员问询谈话;实行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分管负责人季度打分和年终指标完成情况赋分,以实绩倒逼年轻同志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实境+实战”激发自主创新意识。按照重大项目“清单化”管理思路,聚焦涉农社区“共富项目”集体经济增收、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重大专项工作,组织街道90后中层正副职深入社区进行走访问需,根据民需民意每人完成1个项目申报,对于合适的申报项目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提升工作质效。
精心“护苗”,拧紧科学管理“螺丝钉”
“常态化”进行督查。强化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将原先不定期抽查年轻干部兼职到岗履职情况调整为每月定期抽查,将工作情况问询范围由党组织书记扩大到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根据履职表现、工作实绩进行多维度评价,督促年轻干部不断提升工作责任感。
“实绩论”进行考核。坚持“以绩效定位次、以实绩论英雄”的正确导向,最大限度调动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平时考核位居末流、年度考评指标退步明显的年轻干部进行绩效扣减;对年轻干部平时表现考核中位居6个末位达2次的,年轻中层干部予以降职,在编年轻办事员年底取消绩效,运用考核的“指挥棒”倒逼年轻干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档案式”进行记实。为街道年轻干部“一人一档”定制记实档案,详细记录年轻干部的基本信息、个性特征、工作实绩、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等情况,全方位记实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为年轻干部打造“一人一策”培养计划,为发现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周婧 吴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