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艺苑社区联合南京市建邺区朝阳公益服务中心,举办了“关爱生命,‘救’在身边”艺苑社区暑期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为小朋友们送上鲜活实用的急救知识技能。

  此次活动邀请了国家应急救援员、南京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王倩担任主讲。为了让知识可感知,学习更高效,王倩特地制作了PPT,还准备了有趣的视频,通过观看宣传片、演示讲解、实操等过程,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授孩子们基本的外伤包扎方法、急救三角巾的使用和心肺复苏急救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心肺复苏急救的技能,安全急救员让孩子们6人一组,轮番上阵演练,学习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和AED的使用方法。在每个实践操作环节,安全急救员都会手把手纠正孩子们操作细节,并对最终演练成果进行点评。

  孩子在外难免磕磕碰碰,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伤口进一步感染。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户外运动安全。这一次,王倩和其他急救员也采取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他先给孩子们讲解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理论知识,让大家了解急救方面常识和技能。随后孩子们在演练中学习头部外伤三角巾包扎法、手背外伤绷带“8”字包扎法等急救包扎法。

  多年来,在各种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里,结绳逃生几乎是标配的项目。因为关键时刻,绳索、床单可能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此次活动中,王倩老师与孩子们一同讨论生活中绳结的用途,通过实例告诉孩子们绳结的重要性,并带孩子们进行绳结实操练习,打简单的绳结,如:晾衣结、双套结、单8结等。当然,她也告诉孩子们,绳结逃生是在万不得已情况下使用的一种应急逃生手段,必须慎用。

  通过此次“沉浸式”课堂教学,孩子们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突发危急情况下自救和急救方法技巧。

  “社区开展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们参与全过程,在学、听、玩、练的过程中牢牢掌握自防自救方法。”在现场围观活动的家长表示,防患于未然很重要,万一发生意外,在急救的黄金时间里,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也至关重要,社区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陈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