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矿红”党建品牌引领百年徐矿高质量发展》从1000余篇候选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2023年度“国企党建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近年来,徐矿集团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不动摇,赓续徐矿百年红色基因,深度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行业前列为鲜明导向,以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为最大使命,以让全体徐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为不懈追求,在推动新思想新理念与徐矿实践相结合中,不断总结提炼出了以“红旗”“红心”“红堡”“红壤”“红盾”为主要内涵的“徐矿红”党建品牌,打造了全国老矿区转型样板、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和产业工人改革示范,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重生的徐矿之路。
高举红旗,强化政治引领。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不动摇,大力实施党建领航战略,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27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面对江苏省能源保供政治任务,集团党委始终牢记“国企姓党”政治本色,不讲条件、不计成本、不惧困难,连续两年提前超额完成煤炭应急储备任务,年外煤入苏量突破2000万吨。
永葆红心,凝聚发展共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引领四万矿工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持续开展以“百年徐矿、业兴家旺”为主题的“家文化”建设,关注困难群体、困难家庭、特困户“三大群体”,提升底线、基本、质量“三大民生”,办好涨工资、提待遇、美环境“三件大事”。五年来,在岗职工收入实现翻番进入全煤行业前列,五年来用于改善民生支出累计超过60亿元。
筑牢红堡,锻造坚强堡垒。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以铸魂、强基、战略、人才、护航党建“五大工程”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内在活力激发,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米”。构建“135”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模式,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保持支撑转型发展事业的生机和活力。扎实开展“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建成“苏陕融·党旗红”“天山雪松”等具有区域特点、行业特色的党建子品牌41个,打造了“徐矿红”党建品牌矩阵。《老矿重生密码》获中组部党员教育电视片一等奖,《党建领航新徐矿》丛书荣获江苏省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教材”,党建“五大工程”获评全国煤炭行业党建工作品牌。
厚植红壤,激发人才效能。深化运用“五突出五强化”选人用人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7年以来,80后中层管理人员占比由7%提高到35%,选人用人满意率由2016年的43.8%提高到100%。创新实施“139”人才工程,即坚持“满眼都是人才”的理念,实施“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人人展其才”“三才”工作法,激活人才“一池春水”,“139”人才工程获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确立“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的徐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向。产改做法两次荣登《工人日报》头版,产改案例入选全国总工会产改资源库,成为全国煤炭行业产改示范单位,2020年以来,100余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走上管理岗位。
铸造红盾,营造良好生态。开展具有徐矿特色的“三讲五心”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做到讲大局、讲责任、讲规矩,修好忠诚心、事业心、进取心、感恩心、敬畏心,久久为功推动企业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企深度融合中,着力打造廉洁国企行业标杆。2022年开展国企改革、非生产性费用、节日作风等监督检查11项,“三讲五心”教育入选2022年度“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经营创效显著增强。2022年,徐矿集团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运行实现逆势增长,保持了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连续两年获评江苏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苏能股份成功登陆沪市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煤炭行业近十年来首家主板上市企业;威拉里新材料公司获评全国科改示范企业、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改革创新持续强化。建成国家能源深井开采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煤矿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研究基地等10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6项、专利授权497项,1项成果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4家单位建成智能化煤矿,3项技术获评“中国好技术”。
行业地位大幅提升。破解产业失续、人员失岗、生态失治“三大难题”,创出老矿区转型、关闭矿井重生、衰老矿区生态修复“三大样本”,《资源枯竭型矿区转型发展创新技术与模式示范》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老旧矿区改造获评国家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徐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