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发挥好“前沿哨点”作用,在早发现早解决上下功夫,让居民反馈的问题和矛盾不出社区。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苑的公益服务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每天上午,在吾田家公益亭右侧的休息区,那可是小区大爷大妈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端着茶杯,摇着小扇,说着谁家邻居有了喜事,哪家对门又新添了孙子。服务亭里的志愿者们瞅准这个机会,走进他们中间,开展防诈骗、安全宣传、垃圾分类等小课堂,“社区的电动车棚已经规划好充电桩了,大家可以去车棚安全充电了”,“最近诈骗案例频发,大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这几种诈骗新骗局……”,这片休息区俨然成为社区传播正能量的宣传阵地。
据了解,学田苑社区创新工作法,组织五社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联合打造“吾‘田’家,益起出发”公益志愿服项目。该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社区治理、心理辅导、法律服务、健康管理、扶幼助弱、应急救援、就业帮扶等8类服务内容。项目通过公益服务亭的基础性接单,仁爱社会组织中心收单、分单,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拿到愿望单后进行志愿服务,再由受众进行反馈形成闭环。截至目前,“吾‘田’家益起出发公益服务项目通过公益服务亭接待居民242人,举办各项服务活动18次,参与活动人次达466人次。
高发祥是社区的退休党员志愿者、同心网格的微网格员,在他负责的网格里,有位失独老人杨阿姨患有尿毒症,生活困难,腿脚不便,一直是社区的重点服务对象,高发祥主动与其结对,在生活上给与帮助,杨阿姨家里漏水了,高发祥第一时间找来物业查看原因,因维修较为复杂,高发祥立即反馈,链接资源,请来水务集团的志愿者一起帮忙维修,及时解决老人的生活难题。
另外,学田苑社区以大党委为引领,凝聚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社会组织等力量,整合资源,社区书记韩毅积极探索“学田苑社区为民服务公益圈”暨学田苑“528”社区治理工作法,发挥集中优势解决居民问题,让矛盾不出社区。
43号楼居民吴翠莲夫妇生有两个孩子,另外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以及失去双亲的侄子两人,看着这位“好婶婶”一家生活越发艰难,社区书记韩毅联系共建单位南通崇川区水务公司共同上门了解情况,主动结对帮扶,为吴翠莲一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活困难。
大爷大妈反馈个问题,下雨天借把伞,陌生人问个路,快递小哥着急给手机充个电……小小公益服务亭,坐落在学田苑小区居民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地街道社区为民便民出实招的体现。(赵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