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街道党工委联合姑苏公安分局留园派出所充分发挥基层党的组织优势,以党组织为“媒”,通过集成队伍、畅通机制、完善载体,实现水、电、气、讯、警等“集成式”入户走访服务,用心用情解决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为共同守护好这座“福气之城”添砖加瓦。
聚焦居民需求,专业力量从“单打”到“抱团”
“太好了,谢谢你们,帮我修整了家里的老旧线路、新装了插座开关,还给安装了煤气报警器,用电、用气的问题一次性都解决好了,这下定心了!”不久前,一支由电、水、气、讯、公安等力量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来到姑苏区虎丘街道湖田社区,为79岁的独居老人唐金娣一次性解决了诸多生活困难。
湖田社区地处虎丘街道东部,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近30%,老街老巷、老人老房是社区显著的特点。街道社区和基层民警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居民在水电气讯等方面的需求较多,受限于专业领域的限制,需要分头联系不同部门上门处理,多头沟通成本高、等待时间长,对于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居民尤其麻烦。
经过走访和商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全国劳动模范韩克勤和留园派出所二级英模彭美琳提出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搭建多方力量联动的“桥梁”,快速帮助居民解决需求,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各方支持。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积极协助和推动下,留园派出所党支部联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韩克勤党支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市中供电服务中心党支部、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售水分公司党支部、苏州燃气集团客户服务部党支部、中国移动苏州姑苏区分公司党支部等6支队伍开展结对服务,并成立了苏州首个集水、电、气、讯、公安等力量于一体的“电水气讯警‘琳’距离”党员服务队,同步吸纳街道和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开启了“一站式”集成入户走访服务的新模式。
畅通运行机制,便民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队伍建起来,更要快速有效运转。坚持便民利民的运作导向,“电水气讯警‘琳’距离”党员服务队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以高效的反应速度将团队优势转换成服务效能。线下,服务队依托社区海棠先锋队伍和社区民警开展日常走访和联系,集中收集和整理居民需求。线上,通过组建“结对共建信息共享群”,由社区民警在群内反馈居民生活需求,相应的单位工作成员第一时间上门处理,实现水电气讯警方面的业务需求快速响应。
除了单线的业务办理,志愿服务队还通过共建协议梳理整合服务清单,建立常态化走访服务机制,“主动出击”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涵盖知识普及、隐患排查、业务咨询、困难帮扶等“多维”上门服务,自成立以来已联合开展入户服务、入企走访、安全宣讲等活动22场、帮助企业和居民解决问题50余件,“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集成式服务内涵不断彰显。
在“电水气讯警‘琳’距离”志愿服务队的引领和带领下,虎丘街道辖区内不少能工巧匠也自发做起了志愿者,湖田社区以此为契机新组建了一支以姑苏好人孙国宏为主题的“新苏州人志愿服务队”,为辖区群众提供修缮房屋、房屋筑漏、家电维修、理发、缝补衣物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图景正一步步转变为街道社区的现实风景。
强化载体支撑,共建队伍从“形聚”到“神聚”
要实现多元力量的长期运行、有效转化,一个“有用、好用”的载体必不可少。经实践摸索,虎丘街道联合留园派出所以姑苏区“千朵海棠 花开姑苏”党群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对虎丘路和留园路交叉口的废弃警务室进行更新升级,打造了“琳”距离先锋阵地。
阵地由虎丘街道观景社区“海棠先锋”队伍和留园派出所工作队伍常态化入驻,融合党群服务、民情反馈、普法宣教、纠纷调解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有了先锋阵地,共建党组织就有了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平台支撑,依托先锋阵地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党课、主题宣传、座谈话商等活动,在队伍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持续发力,共建党组织的合作粘性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持续提升。
随着“电水气讯警‘琳’距离”党员服务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琳”距离先锋阵地又陆续吸纳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及银行、学校等单位力量,并成立了“海棠琳语”反诈宣教室,先锋阵地的服务功能又有新延展。“以阵地为载体,通过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充分激发党建活力,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范围,实现党建引领聚合力,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将不断提升。”姑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吴萍 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