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溧水特校”)创办于1986年10月,是溧水区唯一一所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15年制特殊教育学校。溧水特校学校目前有16个教学班207名学生。该校紧紧围绕“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创新“教育、培训、就业”为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提升残障学生就业能力。

  

学校与基地融合发展

  近年来,溧水特校结合该地农业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情况,提前谋划学生职业发展,在当地政府及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下,筹建了“溧水区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该“基地”规划面积1075亩,一期建设占地近500亩,已建成牡丹园、竹园、桃园、月季园、茶园、水产养殖区、果鸡生态放养区、蔬菜栽培区、2000余平米的玻璃温室和5000多平米的连幢大棚,学生不仅可以在基地进行课堂实训,毕业后还能选择在基地就业。

  该“基地”从创建之初就优先聘用该校毕业生留校就业,现有20余名毕业生留校就业。近年来,学校还先后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7名农学、花卉、畜牧、水产等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使“基地”技能教育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以文化课和康复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些生活技能培养,中专阶段教学主要强化学生劳动技能,包括农业生产技能方面的培训。”溧水特殊教育学校实训老师吴丹介绍,她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在从事该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课程教学。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在社会上谋得一份就业机会,在他们进入中专阶段后,学校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职业教育课程。

吴丹在种植大棚教授孩子绿萝扦插

  据悉,办学30多年来,溧水特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残疾人培训示范基地”“江苏省残疾青少年教育就业示范基地”“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有功单位”。

  “‘基地’不仅给我们中专生的课堂教学提供实训,解决残障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为南京市普通中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服务,让特殊教育反哺社会,实现学校与基地融合发展。”该校校长杨锦表示,溧水特校将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就业、康复一体化”办学模式,持续为残障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杨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