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中市人社局围绕全市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拓宽技能人才的输送渠道,以“引企进校、引校入企”为工作理念,与金山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践、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校地企合作,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大平台,持续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扬中人社深入挖掘区域职教优势,积极推进金山学院共建发展,对接全市产业链布局,推动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教学资源、课程研发、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精准对接,一体建设,打通产业、学科和人才壁垒。在推进协同育人方面,金山学院立足培育产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将学校人才培养模块化植入企业岗位需求,探索校内校外双循环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产才协同促融合。每年春秋招黄金期,扬中人社常态化举办多场金山学院专场招聘会,每场组织约30家镇江市内重点企业参与现场招聘活动。同时,开展金山学院学子进企业活动,每年组织约30名扬中籍机电系毕业生走进我市重点企业参观交流,了解企业工作环境。通过现场宣讲,引导毕业生留扬实习就业,持续提升金山学院毕业生留扬就业率。

  通过“订单”培养促融合。自2019年以来,扬中市人社局就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由企业与院校联合制定培训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培训教材、确定培训课时和培养导师、课程成绩评定办法等,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近年来,金山学院分别与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银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共培训318人,已有184人取得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通过技能提升促融合。近年来,在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进程中,扬中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理实一体化的培训方式,开展了以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项目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20年,金山学院备案成为首批扬中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先后举行了制图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茶艺、育婴员、电工五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考核,共有1592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同时,扬中市人社局推动人才培育长效化,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实施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聚力乡土人才扩容提质,大力培育乡土人才和乡土人才大师,发挥好乡土人才“三带”作用。聚力激发企业用才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人才投入,构建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培养体系和体现市场价值的薪酬体系。

  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完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有序推进职称评审三大通道建设,探索数字经济人才选拔培养通道,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持续提升每万人技能人才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今年,金山学院备案成为扬中唯一一家创业意识培训考核考点,扬中人社局也将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帮助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更好地掌握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产教融合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扬中人社将立足发展所需,强化协调服务、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为校企深化合作铺路架桥、创优环境,助推广大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更广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孵化更多创新项目,培育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实现人才和产业的良性互动。(王梅 秦思露 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