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靖江市公安局秉承“以警为本”的工作理念,以“队伍建设攻坚年”激励保障攻坚行动为抓手,聚焦民警心声诉求,推进“纾困暖警”“正向砺警”“文化润警”三大工程,释放暖警红利,不断提升民警辅警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全力打造幸福警营“靖江样板”。
“纾困暖警” 提升队伍向心力
帮扶慰问传递温暖。落实“访谈提醒”警营关怀工作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基层民警辅警所思所想,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将组织的关心关爱传送到每一位公安民警辅警。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联合靖江市慈善总会,成立暖警爱警慈善基金,对困难民警辅警进行专项帮扶慰问,累计慰问92人。提优升级“警安保”民警保险项目,最大限度减轻民警及家属患病就医经济负担。
健康保障全程在线。持续加强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合作,签订健康服务合作协议,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确保伤病民警辅警得到及时、便捷、有效救治。落实健康监测机制,为2700余名民警、辅警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精细化健康管理,为合力安排战时勤务、警力动态调配提供支持参考。开展“健康义诊进警营”、“一线民警应急救护培训”系列活动,并送教基层,丰富民辅警健康知识,全面强化自我健康保护。
心理减压持续跟进。依托“马洲卫士大讲堂”“青警小讲堂”平台,延伸打造心理健康辅导平台,定期邀请专业咨询师为广大民警提供诊疗咨询服务,切实提升队伍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咨询人才梳理,组建心理健康小分队,结合全国“两会”安保维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工作任务,按需开展“心理健康基层行”送教活动,帮助一线民辅警减压放松,以最优状态投入公安实战。
“正向励警” 激发队伍凝聚力
关心政治成长。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民警的政治利益作为暖警工作的重中之重,规范选人用人机制,打造“警英领航”中层干部管育品牌,提升干部队伍整体质态,年内,共30名同志走上股级领导岗位,46名中层干部交流任职。优化职级晋升条件,加大向基层一线倾斜力度,累计完成105名民警职级晋升备案。加大青年民警职业发展规划,出台“警苗培育”青年民警培育计划,通过结对式帮带、跟踪式培育,帮助青年民警快速成长成才。
强化表彰奖励。制定《全市公安机关表彰奖励申报程序规定》,突出以实绩论英雄,大幅增加一线民警奖励的比例,形成全新的激励理念。同时,开展奖励筛查工作,避免出现新典型现抓,老典型单一的情况,先后启动“老黄牛式”好民警、“爱岗敬业老民警”评选,开展全国“两会”安保战时表彰2批次,先后表彰奖励150余人次,其中基层占比71%,营造“比学赶超”的热潮。
刚性维护权威。首创“民警执法安全责任保险”,强化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范化建设,贯彻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十项措施,落实“快查、快办、快处”民警维权机制,对辱警、袭警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坚决维护民警执法权益,让民警执法更有底气。今年以来,共办理维权案件9起,其中刑事案件6起,行政案件3起,涉及民警、辅警各9人。
“文化润警” 增强队伍生命力
丰富文体活动。围绕“构建尚武、健康、活力四射的警营生态”工作目标,组织开展“激扬‘四敢’精神”主题演讲比赛、篮球比赛,办好“趣味运动会”、红色观影、太极拳培训、猜灯谜等系列文体活动,民辅警参与各项活动覆盖率达60%,有效丰富警营生活,活跃警营氛围,切实把警营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队伍奋进热动力。
打造文化空间。结合“美丽警营”“最美书屋”建设,全面开展警营文化环境改造,在市局“心灵氧吧”打造“靖阅”职工书屋,联合新华书店充实业务法律、历史文学等类型图书500余册,配套自助咖啡机等便警措施,为民警陶冶情操提供硬件支撑;联合靖江市书法家协会在城西派出所“警营书屋”举办“警营书法兴趣班”,为100余名民警、辅警子女提供义务书法辅导,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关做法被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报道推介。
强化正面宣传。聚焦公安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新途径,充分发挥“警媒”融合优势,持续做强“马洲警事”微信号,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真实展现一线民辅警工作场景。今年累计发布外宣原创推文326条,阅读总量达60万,策划《警营二十四节气》系列宣传,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此外还有212条推文被省级媒体录用,42条被国家级媒体录用,全力发好公安声音,真实展现一线民辅警风采。(骥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