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脉络通,百业兴。近年来,南通通州交通进入大发展、大建设的黄金窗口期,“跨江融合”“交通强国”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通洋高速、锡通高速、宁启铁路二期建成通车,区位优势迎来新飞跃,发展势能一往无前。

  展拳脚 互联互通释放发展新动能

  阻则穷,通则富,交通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长虹飞架悠悠江水,在跨江融合的第一站,通州抢占先机。历经6年建成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铁路大通道的“咽喉”工程,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彰显沪苏通城市群“揽江拥海、包容会通”的恢宏气度。而盐通高铁的通车,更让整个东部沿海大动脉彻底贯通,“轨道上的通州”呼啸而来。

  2022年7月,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全线通车,20分钟直达南通主城,开启通州大交通时代新纪元。江海大道东延高架是通州区衔接南通主城区的快速路,也是机场集疏运功能的区域快速通道。该工程的贯通极大地推动了通州与南通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为通州加速融入南通主城、实现“跨江融合”赋能强劲动力。

  当前,北沿江高铁顺利开工,宁启铁路二期南通东站拆迁圆满完成,南通绕城高速、G40沪陕高速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领跑”,通州大桥、正场大桥重建工程全速推进……

  在正场大桥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钢箱梁提篮拱拼装,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目前,正场大桥正在进行主桥钢结构的拼装工作,已拼装完成400吨,预计今年7月份全部拼装完成,8月份主桥顶推过河。正场大桥桥梁部分预计今年11月底完成。

  “正场大桥、通州大桥改建工程是通州湾疏港航道重要节点工程之一,也是通吕运河航道升级的关键性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南通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杨国介绍,正式通车后将极大地方便当地居民的出行,对完善南通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将更好地服务于通州区乃至南通的发展。

  促民生 “农路+”铺就幸福新生活

  改善交通现状,不仅要打通大动脉,也要畅通微循环。一条好路不仅能给一地带去人气,更能带去财气,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江风荡漾、芦苇摇曳的开沙岛,自从打破了交通壁垒,岛上的旅游文化愈加兴旺,如今这里成为长三角颇具魅力的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高尔夫球场、房车露营基地、洲际梦幻岛等热门旅游项目吸引着游客竞相打卡,沉浸式体验岛上慢生活。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大力建设,“农路+旅游”“农路+文化”“农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条条农路跨越天堑,如珠链般串起岛上群众的幸福梦、致富梦。

  2月25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公布2022年度农村公路品牌提升成效评选结果,通州区龙盛大道入围江苏“美丽农村路”样板路名单,通州区洋兴线入围江苏“平安放心路”样板路名单。

  今年,通州区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区,以“农路+”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农路档次,结合乡镇特色,高标准实施农村公路绿化、美化、亮化和文化工程,做深“路通八方·州聚万家”品牌内涵,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助力广大城乡居民致富奔小康。

  站排头 红色引擎激活经济新业态

  让“党建红”引领“交通蓝”,南通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将其镌刻进自身发展的每一步。该局以“党建+”为抓手,构建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互动的党建工作新模式,让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主战场摸爬滚打,在攻坚克难中淬火锻炼。

  发展有速度,治理有温度。通州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试点工作,牵头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依托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中队、公路养护巡察组、超限检测站、物流园区,先后成立5个网格化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形成“横向联动有力、纵向深入到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倾情打造8个“好通驿站”,为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切实解决新业态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多举措做实做细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服务司机“不停步”、货物运输“不断线”。

  货车司机顾晓兵常常在好通驿站“歇脚”,他感叹,好通驿站设置了休息室、党建文化室、倾听服务室等,沙发、空调、电视、饮水机、冷藏柜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解决了司机在路上的大多难题,让司机朋友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通州区交通运输局以行业党委为纽带,将关怀与服务送到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和快递从业人员身边,打造的“好通驿站”获评2022年度通州区级机关党建十佳“书记项目”。

  新蓝图已然绘就,新征程击鼓催征。“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将牢牢抓住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特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绕城高速、G40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扩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如通苏湖城际、通常高速等项目,全面提升重大交通枢纽互联互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陈璐璐 报道员:孙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