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清江浦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进一步推动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办学模式等向上向好,全力书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精雕细琢” 激活师资队伍“一池春水”
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提出:“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当好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各学校要大力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三名’工程,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打响近悦远来的‘学在清江浦’品牌。”
清江浦区树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导向,近年来年均投入资金超10亿元,持续加大教育保障水平,同时不断扩充、优化师资队伍力量,近三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641名,统筹安排600余位教师开展跨城区、城乡等校际交流,评选区级骨干教师562人,推动教师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以“三名”培育工程为抓手,“精雕细琢”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评选6所“名学校”、6名“名校长”以及模范教师9名、名教师150名,2022年为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等人才发放津补贴230余万元,建成省、市名师工作室11个,省、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13个,省、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9个,截至目前,培养了特级教师23名、正高级教师18名,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13名,以及市淮上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533”英才676人,各类教师人才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同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征文评选等活动,近三年推荐并获评市最美教师(含提名)6名,市模范教师12人,市师德标兵24人。
做好“加减” 课堂教育更具“活力”“质效”
今年4月,淮安市“融学课堂”区域展示活动走进清江浦区,来自江苏省清浦中学、江苏省清河中学、淮安市第一高级中学等学校的老师们为大家展现了一节节妙趣横生、精彩纷呈的课堂演示,展示了清江浦区立足人才队伍建设、学教样态融合、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全力为全市建设“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增添动力。
积极作为,让教育更有活力。清江浦区联合华师大“新基础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76场,确保九门学科全覆盖,并积极开展“融学课堂”“广德育”“广教研”等系列活动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发展论坛,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持续赋能。2022年全省基础教育类成果奖评选中,清江浦区获1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获批省、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9个,有108人次获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评选市一等奖及以上奖项,2022年全省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中,全区有7名教师入选,占评审比率达30%。
增“趣”加“料”,让教育更有质效。成立500余个丰富多元的学生社团,涵盖智育类、体育类、艺术类等;全区约5.5万名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覆盖率约98%;出台《清江浦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指导与管理实施建议》,“一校一策”让学生“减负提效”……“课程内涵要做好‘加法’,教学负担要做实‘减法’。”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戚桂荣介绍,“双减”背景下,全区各校在课堂提质、作业减量、完善课后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多维度、全领域整体规划课后“五点半课堂”,全面构建“2+N”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持续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质效。
一校一品 丰富学校体艺特色品牌
走进清江浦实验小学,校青少年足球队正在教练的带领下锻炼体能、练习脚法,默契地协同配合、巧妙精准的传球,让青春在这里绽放出熠熠光彩。作为全区2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之一,该校与浦东实小、师院附小等在近几年的“省长杯”“市长杯”足球赛中,共计获得过12次冠军,有6名同学与恒大足球俱乐部梯队签约。
清江浦区着力抓好“体育”这一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形式多样搞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全区中小学最美课间操比赛,在参加的市评比中获得6个一等奖,并在全区小学普及游泳课程,推动足球、篮球、游泳、趣味田径、跳绳五个项目分别布局到至少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清浦中学、北京路中学、浦东实小等多所学校获得市篮球、足球等比赛前三名,人民小学获2021年省少儿体适能锦标赛多项冠亚军,进一步彰显校园体育项目品牌。
加强体育特色创建,也要丰富艺术文化课程,让学校体艺特色“百花齐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6月,由中国戏曲学院、清江浦区教育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美育暨前沿论坛活动成功举行,展示了清江浦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原则,以“戏曲”为载体让艺术文化浸润校园,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决心。2022年,清江浦区中小学参加全市艺术展演,有43个节目获奖,包括13个一等奖,剧目《红娘》《穆桂英探谷》等节目已连续四届获江苏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戏剧类一等奖,人民小学京剧社团还被评为“市首批中小学生十佳社团”,被团省委表彰为优秀学生社团。(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