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长三角葡萄产业技术交流暨葡萄推介会在无锡举行,通州区选送的三个葡萄品种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一金两银”的好成绩。
本次活动共吸引来自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160多个葡萄种植大户共178个葡萄样品参赛。来自十总镇的南通神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园红玫葡萄摘得金奖,金沙街道御润家庭农场的阳光玫瑰和五接镇昭贺水果种植园的妮娜皇后获得银奖。
相比巨峰、巨玫瑰、夏黑、阳光玫瑰等人们熟知的老品种,园红玫作为引进的新品种,试种第三年就获得了金奖,成为通州葡萄界的一匹“黑马”。在南通神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葡萄大棚里,一串串透着“玫瑰”香味的葡萄挂满枝头。“这款葡萄具有果粒饱满、甜度适宜、口感清新等优点,是爽口型的葡萄,吃起来口感很独特。”种植户陈志华一边给葡萄剪枝一边说。
陈志华说,口感好源自于品种好、种植方法好。“我们推行生态种植方法,全部采用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和葡萄专用肥,没有无核和膨大处理,从而保证了葡萄的口感;挂果后,我们还在地上铺上反光膜,使阳光更充足,葡萄上色也会快一些。”
御润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竹青深耕葡萄产业多年,潜心做精品化、差异化农业,精心培育的“御润”葡萄成为农场的品牌产品,已接连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得金奖、特等奖等。谈到种葡萄的经验,王竹青滔滔不绝,“果树跟人一样,需要根据生长的特性合理干预和调节。”经过外出学习和自己摸索,王竹青尝试在葡萄树下种草,高温天气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
施肥也是一门学问,王竹青每年都给葡萄施不同的有机肥,保证土壤营养多样性。同时,他还自制了黄豆发酵肥料,在挂果期施肥,给葡萄增甜增香。“只有土壤好了,树才好;树好了,叶子才好;叶子好了,果才好。”王竹青说。
今年,御润家庭农场的葡萄种植面积有50多亩,预计亩产4000斤左右,8月初开始对外销售。深谙自媒体销售的王竹青早就给自家的葡萄进行了销售预热,“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推广,包括直播、短视频等,目前已经有十几户预定了,今年的销售应该没有问题。”
近年来,通州区立足现有基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将葡萄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培育打造。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3万亩,占全区水果种植总面积的50%。主栽品种有阳光玫瑰、夏黑、妮娜皇后、浪漫红颜、醉金香等,葡萄种植已经成为全区经济高效的朝阳产业。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通州区全力做好葡萄产业提档升级。“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引进新品种,不断外出学习交流,钻研提升种植技术,培育示范基地和优质品牌,不断扩大规模产能和品牌效应。目前,“百果隆”“奇园”“御润”“苏艺品”“葡藤匠人”等葡萄品牌远近闻名,“通州葡萄”的区域公共品牌效应彰显。区作栽站副站长李琴表示:“下一步,我们会将葡萄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来培育打造,以绿色有机品质为先,打开销路,提升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葡萄产业。”(沈维维 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