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7月30日电(记者刘巍巍)据苏州华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卷积神经网络算法,“PIS”系统能够从海量图像数据和特征参数中构建出独特的应用场景,显著提高了系统在不同场景中的自适应能力;通过综合运用3D结构光技术,该系统提高了弓体识别距离和微变形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对于强逆光、灯光、高架桥等干扰因素,该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过滤,实时跟踪和预测全时域场景下的弓体畸变、异物和燃弧等异常状况,从而提升系统的综合研判能力和列车弓网智能化监控水平。

  苏州华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前苏州企业发力创新、加快迭代的缩影之一。

  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的苏州科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拥有油墨、教育两大主营业务。2011年,企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成立之初,科德教育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节能环保型油墨,产品广泛应用在包装印刷、出版印刷及商业印刷等领域。

  2017年,企业扩大业务范围,进军职业教育领域。目前,企业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潮流,聚焦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教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产业布局。2022年,科德教育设立控股子公司信创启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聚焦灵活就业人群职业教育;今年,企业参股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在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方面开展合作,推动AI在职业教育应用场景中的设计、研发、创新和落地。

  科德教育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多元化发展,利用多样化的智能教学工具,助推新技术与教育学习相融合,为区域发展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加快延展产业链、价值链,越来越多苏州企业厚积薄发,抢占产业制高点。

  2023(第九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近期落幕,来自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赵彦带领团队从132支海归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

  赵彦,是苏州识光芯科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识光芯科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终端应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SPAD-SoC芯片及相关dToF三维感知技术。目前,企业已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近亿元,并获得终端客户订单。

  赵彦告诉记者:“识光芯科攻克了高集成度芯片在激光雷达领域落地的技术关卡,缩短了开发时间,提高了产品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激光雷达的普及成为可能。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已有芯片的量产及下一代面阵芯片的研发,为苏州光子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