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见习是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群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实现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阴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建设就业见习基地、合理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强化就业管理服务、落实各项就业见习政策等举措,助力更多青年顺利迈出职场第一步。目前,全市已建成就业见习基地114家,今年预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4000个以上,发放就业见习补贴300万元左右。
目前,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日语专业的韩雨婷已经在海澜之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业见习了3个月,她主要负责直播运营工作,每天不仅要制定直播流程,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海澜就业见习让我拓宽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与直播相关的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韩雨婷说。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通过网上申报,成功申请到了3个月的就业见习补贴,共计4000余元。“江阴的人才招引政策很有吸引力,除了见习补贴,毕业后还能申请租房补贴,我希望今后能留在江阴。”据了解,像韩雨婷一样来海澜集团就业见习的应届大学生共有近50名,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技能水平。
为推动大学生更好地走出象牙塔实现高质量就业,近年来,江阴积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开发推出一系列就业见习岗位,并拿出“真金白银”给予企业见习基地工作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留岗补贴等。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妍表示,除了开设就业见习岗位,市人社局还全力打好引才留才“组合拳”,积极落实租房补贴、学费补贴、生活补贴、引才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发展就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刘妍介绍,“此外,我们还将组织开展‘百校千企万才’合作恳谈会、夏季青年人才大型招聘会、大学生创业实训营等一系列活动,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优化全链条人才服务生态,助力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今年以来,江阴人社部门通过实施“职场启航·就在江阴”名企进名校计划,新建8家引才联络站,主动对接南理工江阴校区等本地院校开展人才合作交流,举行“江阴高校日”、“百名博士江阴行”、暑期实践岗位招募等系列活动,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澄留澄。在双向推进“江阴工匠”培育上,激发技能人才培育企业主体责任,新增技能等级备案机构44家;围绕江阴“345”现代产业集群用人需求,加大对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领域人才培育力度,今年以来新增数字技能人才2017人,有力推动江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顾莹 李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