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淮安市清江浦区高考学子被香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录取的喜讯频传……从建区时高考本科达线率不到20%,到今年实现同比超3倍,一本达线率每年净增长近10%,这是清江浦区在“市区同城、两级办学”背景下,自觉对标“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目标定位,坚持教育优先、攀高比强,打造“学在清江浦”品牌,引领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缩影。

  深化改革,筑牢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基石

  建区以来,累计投入超10亿元新建、扩建学校及幼儿园,新增学位超1.38万个,全区共有特级教师23名,正高级教师18名,区骨干教师、名师、模范教师近千人;大力开展“三名”培育工程,建设省、市名师工作室,为300名校长、园长、学科骨干开展订单式专题培训,持续拓宽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清江浦区立足淮安市主城核心区实际,加速构建相匹配的更高水平的优质教育体系,围绕《淮安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7—2030)》积极动态调整,近年来投入超10亿元新建、改扩建了清江浦实验小学、文津小学、武墩中心幼儿园等十多所学校、幼儿园,累计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800个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2万个以上,并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成立清河开明、师院附小、清河幼儿园等6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完善《清江浦区学校作业指导与管理实施建议》,组织“双减”专班常态化督查调研,优化课后服务、“5+2”服务形式,目前全区23所小学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占比超96%,18所初中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实现100%覆盖,着力推动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

  同时,清江浦区着力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公开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963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深化“1+7”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展“融学课堂”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全区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为教育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奠定了基础。”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戚桂荣介绍,目前全区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占比达91.9%,省市优质园就读幼儿达99.4%,实现“幼有所育”;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在全市影响力持续提升,中考高考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双轮驱动,打造有竞争力引领力教育质态

  清江浦区做好顶层设计,加大高中投入,优化政策保障,加强人才引进,持续擦亮江苏省清河中学、江苏省清浦中学两所四星级高中“全市普通高中综合考评优秀单位”牌子,“双轮驱动”引领全区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为打破“市区同城、两级办学”带来的制约,清江浦区从多方面强化保障措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且年年获得全市教育系统目标考核“优胜单位”……

  清浦中学秉承“厚德载物、臻于至善”校训,培育了大批优秀学子,也走出过奥运冠军邱健,有特级与正高级教师2人,苏教名家1人,市、区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80余人,师资队伍力量强大。近年来,该校改造升级教学设施、生活环境,新建智慧教室、数据中心、研修中心等,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等众多荣誉,今年清浦中学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被列入市“县域高中振兴计划”和区“十大惠民工程”。清浦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仇恒俊表示,将持续深入实施文化引领、品格提升、课堂深耕、课程优化、强师赋能、生态支持等六大行动,突出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一流水平的高品质学校样式。

  清河中学围绕“建构有尊严的教育生活”办学理念,瞄准“全市进位次,省内有位置”的努力方向,依托两个“名师工作室”,借助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最大限度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4人、省教育名家1人、省特级教师2人,市、区级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5人,获评“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市‘四有’好教师团队”等荣誉。学校积极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构建“三新”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样态。清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颜廷发说:“我们将持续擦亮‘全域德育’管理品牌,推进‘自主对话,融学共生’的‘五四三’课堂教学样式,全力书写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精彩清河篇章。”

  全面发展,丰富学生成长路径和综合素养

  清浦中学的徐熙晗同学被香港大学录取,安冉、唐昊两位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充分体现了他们优秀的综合素养。清河中学的苗政同学高中三年来把六门学科竞赛大奖拿了个遍,从中考702分到高考以658分被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录取,还有蒋宇萱、陈翔、诸葛志明等从中考普通分数到高考实现“逆袭”的优秀学子还有很多……

  优秀人才的培育,离不开坚守育人的初心与辛勤付出。近年来,清江浦区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求,积极探索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丰富学生成长路径,夯实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清河中学,有这样一处省级地理课程基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教师们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发《生活中的地理》《走进文学名著》《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印在英语殿堂的影子》等76门校本课程,形成了涵盖思想教育、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无独有偶,在清浦中学,依托省级“运河文化”课程基地和市学科基地,学校开展“润德育品”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仁泽”大运河文化采风、“俊采”大运河文化讲堂、“力行”大运河文创、“齐飞”大运河文化赛事等,并升级天文馆、生态馆、历史馆等实践场馆,把场馆建设、开放和校本课程开发紧密结合,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种类。

  体艺工作持续创造辉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清江浦区持续丰富校园体艺活动,加强体育特色创建,清浦中学、北京路中学、浦东实小等多所学校获得市篮球、足球等比赛前三名,人民小学获2021年省少儿体适能锦标赛多项冠亚军,创成2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三年为省游泳队、跳水队、射箭队等输送梯队人才17名,在省运会和全国比赛中获33枚金牌,逐步形成“一校一特”“一校多品”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