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淮安市清江浦区书香华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路面硬化、排水管道改造、路灯管道铺设等工作,一派忙碌景象。“从得知消息到征集居民意见,再到施工单位进场施工,不过短短几个月,每天都能看到新变化。”对改造后的场景,居民们都充满了期待,这是我区今年新开工的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自3月底改造项目启动以来,全区20处被时光留下“划痕”的老旧小区陆续开启更新之旅,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量约43%。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今年,清江浦区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秉持“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将群众改造意愿贯穿于改造全过程,以惠民、利民、便民为核心,优化升级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区居民居住环境,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

  “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点菜”。面对路面坑洼、停车位不足、绿化缺失、监控盲区等一系列老旧小区突出问题,在改造前期,区住建部门联合社区干部、在职党员等红色力量,通过张贴通知、微信群、实地走访、“码”上议平台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老旧小区“一院一策”,与属地街道共同建立改造“菜单”,涵盖小区的基础设施、物业收费、停车位规划等。

  “我们始终把居民的诉求作为相关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造过程中,我们融入城市更新微改造理念,引入‘社区管小区’现代化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清浦街道龙江社区党委委员赵世伟说,我们还积极打造“红色物业”,将物业管理服务融入党的基层治理工作中,做好改造工程的“后半篇文章”,将小区打造成有色彩、有品质、有活力的温馨港湾。

  走进凤凰新村南区,几处破旧的外立面被粉刷一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管网改造、停车位铺设的施工。长西街道长西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泊霏说,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成立居民监督小组,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严把安全质量关,将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小、在早。

  “小区外墙脱落,希望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和停车位。”“小区绿化少,能否统筹利用空间增加一些微景观。”“小区老年人较多,建议因地制宜进行适老化改造”……今年4月,一场别开生面的老旧小区改造协商议事会在长西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如火如荼开展,区政协委员、街道相关领导、街道物管办、第三方设计公司、居民代表、物业代表及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改造方案。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很多年,以前屋面漏水、停车位少、道路拥堵,反映的需求得到了重视,相信小区改造后会变得大不一样。”居民吴迪说,大到小区改造、铺路、绿化,小到水电日杂,全是居民做主,有事大家商量着办。

  “我们按照先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逐步补齐设施短板、提升居住环境的原则实施改造工程,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建筑和配套设施破损老化、市政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区住建局物管中心副主任汪建华介绍,改造重在打开空间,增加停车位、优化文化广场,全方位提升小区整体风貌。同时,结合老旧小区的建成年代、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情况,外扩改造范围,同步提升沿路商铺店招、线缆、油烟管道等,让一个个老旧小区实现“华丽变身”,也让每一处更新改造都充满城市温度。

  据悉,2023年,清江浦区计划改造的20个老旧小区涉及清浦、长西、府前、柳树湾、淮海5个街道,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楼栋数209栋,惠及户数6968户。(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