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系第二党支部书记张珂和支部党员李巧玲老师率中小河流洪水智能预报预警调研博士团赴国家气象中心开展了学术交流座谈会,参观调研了气象影视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针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提前预报难、预报精度低的两个主要痛点问题进行走访学习。

  上午,调研团前往国家气象中心进行重点研发计划成果落地探讨并开展学术交流座谈会。会议伊始,强天气预报中心主任王超对调研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给大家介绍了中央气象台的发展历程、预报预警的流程案例和一些气象台的特色工作。随后,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室副主任曹勇、流域水文气象预报中心首席包红军等气象中心领导分别从强对流预报、流域水文气象预报等方面给大家介绍相关的工作内容、主要技术和预报难点。调研团了解到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目前在短临预报方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些小尺度大强度的强对流天气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会运用AI技术来处理这一问题。此外,中小河流需要更加关注山洪泥石流等天气的危害,并且在预见期延长、风险评估等方面可继续探索。在此期间,调研团成员也向气象中心人员介绍了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和创新技术,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本次座谈会拓宽了成员的研究思路,促进了成员在中小河流预报预警工作方面的科研工作。

  当日下午,调研团成员前往气象影视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 “中国天气”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相关工作内容。调研团成员在参观的过程中学习到许多气象影视方面的先进技术,并亲身体验了天气主持人在演播室内播报新闻的场景,对调研团成员来说是一次宝贵而又深刻的经历。

  随后,调研团成员前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进行走访。工作人员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文字,向调研团成员们介绍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时监控、综合观测等方面的业务内容,并向大家展示了气象数据收集、评估、分析、共享等方面的流程。此外,工作人员还向大家介绍了气象超算中具有代表性的“派”超算,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派”超算的部分机组。本次走访参观使得调研团的成员对气象数据的相关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博士团成员受益匪浅。成员们学习到更多气象领域的知识,丰富了实践经历,拓宽了科研思维,并在和气象中心人员的交流中学到了更多中小河流防洪减灾相关工作的宝贵经验。同时,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成员们深刻领悟了创新驱动的意义、厚植了家国情怀,立志努力成为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服务国家的水利工匠。(吴星宇 罗煜宁 李顺章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