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唐甸村李明扬起居旧址,一幅幅刚刚绘制完成的抗战墙绘生动形象,格外亮眼,为这个非遗文化村注入新的红色元素,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气息。老党员王春扣介绍说:“今年以来,街道聘请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的叶思彤等4名大学生担任‘艺术村干部’,帮助挖掘唐甸更多的艺术元素,他们利用暑期走街串巷,收集艺术创作素材,冒着酷暑高温完成艺术作品,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城东街道唐甸村地处泰州市主城区北大门,是典型的里下河村庄,素有“古韵唐甸、甸上桃源”的称号,宋代岳飞抗金战斗留下了成百上千块垎岸,也留下了“龙骨滩”和“缸庙”等民间传说。近年来,城东街道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都市隐唐甸、非遗文化村”的定位,积极探索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唐甸村为样本,挖掘周边村居各具特色的生态人文优势,用艺术点亮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
为更好地发挥艺术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活力。经过前期积极筹备,今年6月中旬,唐甸村“泰州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揭牌,并举办首期泰州学院“走进唐甸”教学活动汇报展览。展出内容主要包括唐甸三月三庙会摄影写真、水乡唐甸人物集、唐甸改革发展奋进路、青春唐甸等四大类乡村民风民俗展览。学生和老师们深入唐甸村庙会及农村生产生活场景,用敏锐的触觉、生动的笔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通过油画、丙烯,素描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展示形式,展示农村人文,唤醒乡土记忆,释放农村魅力。
海陵区城东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城东街道还将聘请美术学院教授担任“艺术村长”,切实发挥“泰州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亮点,用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以唐甸村为示范,带动周边的多点连片发展格局,在乡村艺术场景营造、艺术特色村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广袤“田野”播撒艺术的“种子”,让乡村成为艺术的有机载体,成为城东街道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孙照平 叶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