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兴市古溪镇新联会围绕“银杏深处是家乡 同心接访心连心”的主题,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全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动投身助力社会治理工作,推行“三心”(“齐心、贴心、上心”)工作法,有效解决基层矛盾,化解纠纷难题,持续打造“溪心办”品牌效应,绽放统战“新”光芒。
“齐心”解难题,凝聚民心新路子。“古马干河蔡港段全长岸坡坍塌严重,影响泵站灌溉,给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村民代表吴华斌在新联会固定日坐班接访中反映。该镇新联会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反映,邀请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以及水利站、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察看现场,共商解决办法。经过商议,古马干河三座桥的新建维修列入计划,对蔡港河段立即开展清淤工作、组织力量修复。“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也感谢新联会的同志帮助反映问题,现在我们农田灌溉方便了许多。”吴华斌表示。
“贴心”送服务,倾听民声新途径。扒坡种植现象在农村屡禁不止,古溪镇新联会流动下访,主动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最终达成了疏堵结合的治理协议。精选果树、麦冬等经济植物,由村居负责栽种,河道两岸的住户负责后续管护,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也交由管护村民,此举既解决了扒坡种植问题,又给予群众经济效益。“通过开展同心接访活动,老百姓反映诉求的渠道变多了,心气也顺了,村里大大小小的矛盾都少了不少。”古溪镇常桥村党总支书记顾为平介绍。
“上心”创机制,畅通民意新渠道。古溪镇新联会创新接访机制,实行跟班会商接访,带案下访,全面落实“回访”制度,形成“闭环”解决问题的方式。随着气温升高,水生植物肆意蔓延,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平衡,对乡村的人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切实推动解决这一难题,该镇新联会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与镇司法、国土、农业等部门及时商议解决办法。提出实行河道管理网格化,以镇、村河长体系为“经线”,群众力量为“纬线”,将政府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和群众自治这只“看不见的手”连接起来,共同发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基层治理,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同心工作法’,优化工作机制,‘画好最大同心圆’,让‘新’力量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兴’力量。”泰兴市古溪镇党委副书记孔飞表示。(房珊珊 王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