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秦淮区蓝旗街经过整治,变身“精品街巷”。这条历史悠久并极具烟火气的街巷焕新亮相。蓝旗街全长约1公里,沿线有90余栋居民楼、居民超1万人,90多家沿线商户,是南京城东片区一处极具烟火气的街巷,也是秦淮区重点产业载体秦淮硅巷所在地。
环境整治提升前,这条街上门头店招破损、沿街花坛面层破损、人行道面层破损易积水,非机动车无序管理等问题突出。如今,走在这条街上,郁郁葱葱的法桐树,焕然一新的店招门头,别有韵味的文化墙,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井然有序。
城市客厅,以人为本。为实现街区历史文化与秦淮硅巷“城市客厅”规划目标的融合,大光路街道重点在沿街商铺广告店招序化、突出街巷文化主题特色以及全面提升道路交通三个方面做了相应提升。
长效管理,三项机制。大光路街道还坚持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整合综合执法、公众委员、社区网格员等各方力量,建立“网格化+屯兵街面”、日常考核以及宣传引导三项机制,努力营造“街巷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公众参与,共享共治。为提升该路段市容环境管理质效升级,大光路街道城管部门引入公众委员、社区力量,组建街区管理工作网格小组。公众委员深入商家内部,实时了解商家热点、难点,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城管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话政策、听民意、解难题“连心桥”作用,把协商民主“触角”伸入试点每一个商户内。
大光路街道城管科科长严正富介绍,整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实现街区历史文化与秦淮硅巷“城市客厅”规划目标的融合,整治重点就是对沿街店牌店招和沿街景观方面进行提升。对沿街的商铺门头和店招,通过美化造型、优化材质、丰富色彩,来提升街区商业氛围及生活品质。将以往凌乱的亚克力字牌,统一换成了整齐的亚克力灯箱,可定制的灯箱内容极大满足业态个性化需求。为突出街巷文化主题特色,充分挖掘街巷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使之具备体现街巷历史、文化、商业、旅游等基本条件,并打造与主题特色相匹配的基本元素。(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