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日从南通大学获悉,自今年7月5日起,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寻访南通基因,传播江海文化”多语种宣讲小分队正式启动,小分队将带领该校留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文化体验等形式感受南通的发展变迁和人文魅力,以加强彼此信任,促进更多海内外青年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爱上中国。
据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王媛媛介绍,这次活动主要是由外国语学院的师生带领该校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参观南通特色景点,传播本地江海文化,提升留学生对南通乃至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此行第一站是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和外国语学院师生的翻译,留学生们了解了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也领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积淀和淳朴的自然之美。
在南濠河畔的南通博物苑和张謇先生的故居——濠南别业,外国语学院师生向留学生们讲解了南通的发展历史和文化风俗,介绍了张謇先生的生平经历,留学生们对南通的城市历史和张謇先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五山地区的滨江公园是此行最后一站。“我们将带领留学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共同感受水清岸绿的幸福生活。”王媛媛说。流连于五山及沿江地区的美景,留学生们纷纷为南通生态治理“点赞”,也发自内心希望国家与国家之间永远是朋友,可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图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校师生与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在滨江公园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我爱中国!”“我爱南通!”外国语学校师生与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在滨江公园的亲水桥上合影留念,高声呼喊。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展示南通发展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友好人士;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南通大学的学子在和留学生的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国际交流中发出“青年之声”,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贡献。(潘晔 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