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守护好非遗文化,并使之成为乡村的致富经,近日,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产业振兴”座谈活动。
会议桌上,一尊“八仙过海”的面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正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姜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王洪祥的作品。面塑作品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王洪祥说:“非遗传承任重道远,面塑绝活不单单是要手巧,更需要把个人的情感融入进去,方能做出活灵活现的作品。”
大家对王洪祥的作品交口称赞,并就非遗传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淤溪中心小学的高霞老师发表了个人观点,“非遗传承人不仅传承传统的技艺和手艺,还要与时俱进跨界融合,通过创新和发展,为非遗传承增添新鲜血液,拓宽了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借助非遗产业化发展,打造淤溪镇手造品牌,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非遗带动经济发展,我们非遗传承人一定会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创新发展。”“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非遗工坊培育特色产业、吸纳就业、带动增收有效途径。”淤溪镇党委副书记夏晓鹏说。
据悉,面塑传承人王洪祥目前已有徒弟两名,他们的手艺也相当精湛,并且通过面塑手艺实现了增收。下一步,淤溪镇新联会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引导淤溪镇的非遗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实现文旅淤溪的进一步发展。(陈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