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创电气、五洋停车分别获批第二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认定企业和第一批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称号;庆亚电子和华源节水分别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称号……
去年以来,徐州铜山现代服务业收获了一个个佐证大跨步发展的奖项和荣誉。
比荣誉来得更有说明力的是数据——去年,铜山区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4家,新增净增个数创历年新高,全年实现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0.74亿元、增长3.6%。今年,铜山现代服务业依旧保持着高歌猛进的态势,一季度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亿元、增长11%。
相较于其他传统优势产业,铜山服务业对于产业的贡献和支撑力度,曾不在同一层级。
但如今,曾经的产业洼地,正强势崛起。
切入科技服务新赛道
去年,铜山新增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4家,其中半数左右来自于服务服务业。
“仅去年一年,铜山区规上科技服务业便新增30家。”铜山区科技局工会主席刘丽说。
江苏净视源能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落地铜山3年,去年企业正式步入正轨,产值突破2000万元大关。
“我们是最早一批入驻‘双碳智谷’的企业之一,主要围绕电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结构工艺,为相关中小级企业提供技术方案、创新方案。” 江苏净视源能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聂新明说。
从落地开始,净视源围绕新能源电极材料的创新研发就没停歇过。
“钠电池的应用现在很火,但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只能达到锂电池的50%—60%,与之相比有明显的劣势。我们通过与南开大学焦丽芳教授团队合作,使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了220瓦时/千克,为钠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提供改性方案。”聂新明表示,这样创新不仅会分享给相关企业,而且也是净视源成果转化、批量生产的方向,“未来也将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极。”
科技服务使得双碳智谷如今生机勃勃,由净视源引进、孵化的30多家企业皆集聚如此,而以净视源为龙头,这里还正在积极申报“江苏省‘双碳智谷’科技服务型企业孵化器” “江苏省‘双碳智谷’众创空间”,为科技服务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同向发力,带来的是链式效应。
由净视源孵化的徐州芥子复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由徐州芥子复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复源介子空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也在去年成功入规,未来将在介孔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方向上继续大举拳脚。
新型研发机构瞄准科技服务发力转入新赛道,老牌的龙头企业也通过主辅分离,在科技服务上实现新价值。
找准发展点,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医药全冷链过程中难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实时监控、信息互联互通和全时段、全范围全覆盖在线监管,开展科技服务,在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也成为了第五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工程领军企业。
“以‘服务型生产体系’为商业模式,将实体超市和网上超市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立体化的增值服务空间。”江苏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敏表示,科技服务的附加值正日益打开企业发展的新空间。
金融服务与产业双向奔赴
在铜山,金融服务已形成集聚态势。
目前,铜山区全区已入驻银行(支行及以上)18家,主要保险机构8家,证券2家以及其他地方金融机构6家,构建起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全区现有银行服务网点93个、保险机构乡镇服务站55个、自助取款服务点132个,已累计布放ATM机具306台,信贷更加便民高效。
但集聚并非铜山金融服务业的最大特色,与产业的“双向”奔赴,让铜山金融服务业,既自身强起来,又赋能产业发展,走出了“双赢”之路。
“我们围绕机械制造、乡村振兴等产业,梳理出专精特新等项目需求500余条,分类向金融机构推送,定制《铜山区银行机构纾困金融产品汇编》,实现银企互选共赢。”铜山地方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4月末,全区贷款余额1058.42亿元,同比增长15.28%。三大产业贷款652.29亿元,占比61.63%。其中制造业贷款108.26亿元,同比增长18.7%。
围绕产业,个性化的普惠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业成为铜山服务业引领发展的“新军”。
来自铜山地方金融局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铜山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6.11%,户数同比增长26.93%,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下降50个基点;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和中小微企业信用类贷款两项贷款发放金额分别为3500万元、4.97亿元。
金融服务的提档升级,也使铜山的产业发展有了新的动力源。这在铜山上市企业数量“倍增”上,有最直观的体现。
2022年,江苏华辰沪市主板上市,格利尔北交所上市、为徐州首家;当年全市完成了5家企业上市,铜山占60%,领跑“五县二区”。2023年首季百甲科技在北交所上市,实现“开门红”。
“资本直融,使得企业上市的渠道更畅通,也让企业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中煤百甲企业负责人表示。
腾挪转换间换来新发展
几年前,一家房地产在铜山准备建名为圣罗兰自由贸易区的大型商贸综合体。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搁浅。几次重启未果,一直闲置。
“我们正在多方联系,依托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企业销售集聚的优势,筹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区,预计下半年可基本完成竣工验收,未来这片20万平方米的地方,将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服务的地标。”徐州高新区经开局副局长黄秀娟说。
在铜山,腾挪转换的不只是项目,更是服务业发展的思路。
未来,铜山将实施四大工程,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企业申报省级领军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引导制造业企业向上游延伸技术研发、产品定制、成果转化等环节,向下游延伸信息服务、产品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鼓励服务企业发挥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通过个性定制、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加快实现服务产品在制造业领域延伸。
实施规上及领军标杆型企业引育工程。突出规上及领军企业培育,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牢牢扭住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发展目标,加大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工作,同时引进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推进总部企业引进培育,提升高端服务业发展品质和能级。
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工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园区软硬件,增强核心竞争力。依托北京路金融集聚区、科技创新谷、科技创新产业园、大学路智慧产业园及科创大走廊等园区载体优势,加快项目招引、企业培育,推动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产业提档升级和布局优化,带动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同时,加快集聚区内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增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实施消费市场回暖提升工程。以消费引领创新、以创新引领供给,不断扩大服务消费供给规模,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居民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家政等服务)3大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生活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以服务业撬动新发展,铜山的产业强项不断多起来,强起来。(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