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淮安市清江浦区入选“开展消费促进工作、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推进社区商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及产销对接、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社区电商以及商品市场优化升级成效明显的地方”。
近年来,清江浦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投资、促消费、优环境,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不断植入新业态新热点、培育新场景新体验,聚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打造辐射长三角北部的现代化商贸中心。
彰显中心城区地位,增强商贸发展引领力
各类新式茶饮品牌集聚,多元化、创新性赢得大批消费者青睐;中西融合菜、特色火锅店前大排长龙,“味蕾游”在消费市场中迸发;知名美妆店铺内熙熙攘攘,开店首日销售额达120万元……如今,清江浦区淮海商业中心已经成为全市首店云集、“首店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商圈之一。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全区各大商圈核心企业品牌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品牌替换率接近35%,首进苏北及淮安的品牌商户占比约达30%,其中2022年引入品牌首店超50家。
以“首店云集”体现中心城区开放度,带动商业聚集的同时,清江浦区发力打造中心城区消费地标,通过出台《清江浦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清江浦区关于促进贸易业发展的激励办法》等“政策包”,助力核心商圈“老牌”商业综合体着力提升消费集聚力和引领力。2022年,中央新亚完成“亿元”提档升级,时尚潮流与品质消费实现融合,营造火热的中高端消费氛围;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服务等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商场”,智慧停车、刷脸支付等新型消费技术触手可及;万达广场、金地广场资源联动,围绕提升“家庭体验感”带动亲子互动消费业态发展,引来超高人气……
“老牌”商业综合体串联起众多热门消费地点,又为市民日常休闲消费提供更丰富的选择。走进“网红打卡地”淮印时光文创园,享受文创和消费的双重盛宴;主打“美食+休闲+购物”一体的乐园美食步行街,展示出城市繁荣和人气,进一步溢出“中心城区”经济效益;已投入运营近两年的免费公交,连通淮安高铁东站至水渡口和淮海“两大商圈”,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消费。
同时,清江浦区聚焦便民消费体系建设,打造“一刻钟便民圈”,通过政策引导在居民社区周边开设苏果便利、罗森、7-ELEVEN、小润发等知名便利店70多家,且居民步行10到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农贸市场、生鲜市场,沈阳路社区、工农社区、车站社区、北门社区入选全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促进整体消费结构升级。
2022年,清江浦区还在消费促进“软环境”上下功夫,注重供需两端齐发力,让大家切身感受到良好的消费环境,共发放7.54万张政府消费券,补贴金额1031.82万元,撬动消费4.93亿元,助力全区在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01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蝉联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综合实力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区域性消费中心。
聚焦“文旅商”融合,打造消费促进新场景
今年4月,在清江浦1415街区举办的乐享“虾”夜·“惠”聚淮安消费季启动仪式暨万人龙虾宴活动,向市民和游客发出盛情邀约,联合“乐购清江浦”“微笑艺术节”“夏游淮安 最忆清江浦”等多形式的促消费活动,培育“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业态,把握了新的文旅消费“流量密码”。
清江浦区众多文旅地标各具特色,优势资源充分得到利用,1415街区立足淮安城市夜经济及年轻人集聚地的功能定位,已入驻的影Live House、众二酒吧、京八大楼、火宫殿等二十余家品牌的区域首店率达100%,让历史记忆和现代时尚在文化街区融合、碰撞;以“城市会客厅”为目标,在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建成喜马拉雅运河书房、创新淮扬菜品鉴堂、赛珍珠声音博物馆等,市民和游客可以坐在“古董”建筑中品尝醇香的手冲咖啡,或在品鉴正宗淮扬菜的同时,手机扫码感受“文物会说话”带来的“历史探索”厚重感,或登上画舫,在桨声灯影里领略古老运河美景……
清江浦区传承历史文脉,立足大运河生态资源优势,按照“一轴襟两翼,廊环串五点”的总体布局,重点谋划推进以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清江浦古城(都天庙历史文化风貌区)、1415街区为中心的“一线五点”项目,并围绕区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坚持以文承商、以文促旅、以旅兴商,结合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商业’融合新业态”,探索打造“文旅商”消费新格局,进一步擦亮全市唯一、全省首批江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金字招牌”。2022年,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成功入选江苏省年度重大文旅项目、省美丽宜居试点项目,清江浦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被评为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都天庙历史风貌区入选省级城市更新第一批试点项目。
随着省级、市级一批消费促进活动如“水韵江苏·这里夜最美”璀璨夏夜、“幸福满淮·安心消费”夏季购物节等陆续在清江浦区举行,“运河三千里 最忆清江浦”文旅品牌越来越鲜明,“文旅名片”擦得更亮,清江浦区还以“运河文化季”为抓手,举办清江浦庙会、运河百花节、运河非遗展等活动,“清江浦运河文化游”获评“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紧邻里运河畔的高端民宿花间堂目前已投入试营业,持续打响运河特色品牌和鲜明城市符号、扩大文旅消费吸引力的同时,让消费留得住。
商贸流通发展创新,筑起市场供给新高地
走进位于清江浦区的传化公路港物流园,一件件包裹在扫描、分拣、装运后被送往目的地,作为苏北首个公路港物流中心,目前已入驻物流企业约300家,年吞吐量超300万吨,集聚专线超100条,累计物流营业额超12亿元,累计实现税收8000余万元。
清江浦区是淮安主城核心区,宁宿徐、京沪等7条高速在境内交汇;徐宿淮盐高铁和新长、宿淮铁路贯穿全境;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为国家一类开放航空口岸;加速建设的黄码港将成为京杭运河沿线最大的单体内河港口,预计年吞吐能力达1650万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奠定了清江浦现代商贸流通产业蓬勃发展的优势。今年5月,落户清江浦区的顺丰·淮安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将提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服务长三角北部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现代化区域结算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工业供应链中心,标志着清江浦区推动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迈向了新阶段,清江浦区还被评为全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区。
良好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也为清江浦区着力发展港口物流仓储、食品加工等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投资70亿元的省重大项目——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目前已完成仓储区围墙及综合楼建设,中央厨房区主厂房、公共设备房、污水中心等全面铺开建设,建成后预期年产值达150亿元,该项目与总投资50亿元、将建设29个千吨级装卸泊位的另一个省重大项目——黄码港提升工程双“建”合璧,形成“港、仓、厂”一体化特色布局,充分释放大运河“黄金水道”的“黄金效应”。
港口兴、产业旺。围绕淮安市委提出的“加快打造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存中心”定位要求,清江浦区依托两个省重大项目,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招引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包括苏粮集团、苏盐井神、淮安智慧物流港、增力商贸仓储分装智慧园等重点项目,立足“一港带动、融合发展”的区域资源优势,集聚华瑞天成、禾鲜记食品等11家集绿色食品产销、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冷链仓储为一体的优质企业,谱写好食品加工和粮食仓储发展“篇章”。
搭建洽谈招商交流平台,推动食品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在清江浦区连续举办五届的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以食为媒”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商贸交流、引领发展格局升级,让“世界美食之都”招牌愈发闪亮;清江浦区印发《清江浦区加快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设立专项资金,打造区域性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电商直播基地、人才孵化中心,助推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包括绿色食品产业在内的清江浦特色“333”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为全市打造千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