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 优势互补 打造苏陕协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华网南京6月19日电(虞启忠)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自1991年到2020年,苏陕协作已经走过30年时间,江苏、陕西两省聚焦扶贫帮困、干部交流、劳务协作、经贸合作等重点工作,精准协作,不断深化拓展帮扶领域,全面完成扶贫协作各项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了苏陕力量。
2021年以来,第三批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肩负新使命,紧密结合江苏和陕西实际,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结对地区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按照两省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作为,扎实进取,推动苏陕协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扩大协作内涵 开启共富新篇章
2021年4月,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陕西学习考察;4月29日至30日,陕西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苏考察,两省签署《苏陕“十四五”协作框架协议》等系列协议……进入“十四五”,苏陕协作迈入了新发展阶段,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一次次的交流互访中,大家叙情谊、话合作、谋发展,不仅使两省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更续写着苏陕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新篇章。
“进入‘十四五’,苏陕协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对口帮扶地区持续赋能,尤其是要出实招、出硬招,帮助陕西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领队,陕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肖延川说。
据介绍,陕西共有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些重点帮扶县以茶叶、木耳、中药材、核桃、猕猴桃等山地特色农业为主,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效益低等短板。两年多来,围绕《苏陕“十四五”协作框架协议》,第三批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扎实推动两省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尤其对相关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帮扶,成果显著。
一组数据,铭刻着苏陕协作的最新成果——
两年来,江苏省级层面向陕西拨付协作资金53.52亿元,实施协作项目2409个,涉及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总投资达211亿元;苏陕工作队发动江苏社会力量向对口帮扶地区累计捐款捐物2.33亿元;江苏各对口县市累计支持陕西镇巴、紫阳、山阳等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资金24.6亿元。
两年来,446家企业通过苏陕协作机制招引到陕西投资兴业,实际到资208.4亿元;在陕西共建产业园区82个,其中农业园区44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170个。
两年来,陕西5.08万名农村劳动力通过两省劳务协作实现转移就业;陕西的冬枣、苹果、核桃、木耳等优质农产品持续走向江苏,实现销售67.03亿元。
此外,两省还坚持互派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江苏选派赴陕挂职帮扶干部147名,选派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2180人;陕西选派400名挂职干部赴江苏挂职锻炼,选派专业技术人才2376人赴江苏交流学习。
据介绍,从2022年开始,苏陕工作队组织开展了“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工作,即在陕西56个脱贫县各选1个村与江苏1个经济强村结对共建,再安排1名在陕帮扶干部与共建村党支部书记结对,以党建为引领,集聚政策、规划、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资源,支持共建村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乡村治理,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江苏10个市、53个经济强县与陕西10个市、56个脱贫县建立结对关系,另有镇镇、村村、企村结对超过1000个,已经实现省、市、县(区)、镇和乡村全覆盖。
谋划产业发展 打造全链新园区
5月26日下午,在陕西省安康市恒安玩具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群女职工放下手中工作,和车间主管打招呼后,一起去2公里外的幼儿园接孩子放学。之后,她们再回到车间,继续完成手中的工作。得益于苏陕协作引入毛绒玩具产业,当地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工作一年收入至少有3万元,楼上生活,楼下就业,增收和照顾老人孩子两不耽误,真的很方便。”恒安玩具公司职工赵雅娣说,苏陕协作改变了她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有盼头。
恒安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梅说,企业落户安康4年来,通过苏陕协作资金帮助,企业先后开设了两个玩具生产基地、数十个社区工厂,2022年实现产值1.3亿元,使1300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陕西省安康市恒安玩具有限公司车间内
安康地处汉江中游,四面环山,工业基础薄弱。常州帮扶安康工作组经过调研,决定围绕毛绒玩具产业链进行招商。
“2018年,苏陕工作队从江苏引进了第一家玩具企业落户安康,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现在安康毛绒玩具基本形成了包括创意设计、原辅料生产、产品加工、贸易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各类工厂近743家,年产值35亿元、出口额2.8亿元,安康也成为中国第四大毛绒玩具生产基地。”常州帮扶安康工作组组长、安康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小军介绍,通过苏陕协作接续奋斗,安康毛绒玩具跃升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成为安康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地群众致富的“金饭碗”。
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江苏国飞工业级无人机生产基地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由江苏国飞无人机技术研究院投资建设,是商州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目前我们一期投资约2亿元,建有电动多旋翼生产线、油动及混动多旋翼生产线、300公斤级油动直升机生产线等,基地现在正为无人机森林防火订单加班加点的生产。”江苏国飞工业级无人机生产基地负责人杨飞介绍,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对森林防火、秦岭生态保护等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苏陕协作机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1000万元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还把园区明确定位为电子科技产业园,我们生产所需要的电池、照明等部件,不出园区就可以实现配套,极大提升了竞争优势。”杨飞对苏陕共建园区的产业集群化招商工作感受颇深。
南京栖霞与商洛商州两地区委主要领导一同调研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苏陕协作项目建设情况
“原先商州区几个园区定位杂乱,有什么企业就进什么企业,有厂房租赁,无园区运营。南京栖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吴丹赴商州挂职后,联合区发改局共同调研,按照园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思路,编制完成相关规划,着力打造产业更加聚集、更加专业的电子科技产业园。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了总规模5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南京帮扶商洛工作组组长、商洛市政府副秘书长蒯旭光介绍说。
“十四五”以来,江苏不断选派有园区工作经验的人才赴陕西对口帮扶,在重新优化和精准定位园区功能基础上,导入苏陕协作资金扶持、招商信息共享、先进管理经验传授等资源,有力提升了当地园区的发展质态和规模。
两年来,苏陕协作以“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结合陕西当地资源禀赋,持续推动从单个品种、单个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着力培育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壮大产业集群。
陕西省铜川市通过苏陕协作机制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达美轮毂项目和总投资60亿元的玲珑轮胎项目,围绕“车轮”拓展产业链,填补了陕西轻量化铝轮毂制造的空白。商洛市洛南县通过苏陕协作引入环亚源生态岛产业园,引入关联企业29个,在当地形成一个有色金属环保产业联盟,目前已累计实现产值23.1亿、税收1.3亿元。
“思路决定出路,江苏县域经济发达,园区开发经验丰富,党员干部理念先进,苏陕工作队把工作和当地实际紧密结合、系统谋划,对我们当地的党员干部启发很大。”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富民增收 塑造农业新优势
苹果、小米、木耳、茶叶、猕猴桃……近年来,通过苏陕协作,陕西的农产品纷纷走上江苏百姓餐桌,不仅丰富了江苏人民的餐饮选择,也让三秦农户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
“截至目前,苏陕协作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持续推进我们的木耳菌种研发、菌包生产、精深加工、终端销售等。我们木耳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附加值也不断提高。”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培训中心,高淳帮扶柞水联络组组长魏巍正向一群慕名而来的客商介绍当地的木耳产业。
2016年以来,苏陕协作把引进企业落地柞水县作为支持木耳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每年招商引资和引进企业中,重点关注木耳产业上下游、产供销企业,注重推介木耳全产业链项目,为木耳产业发展引入“源头活水”,拉动社会投资6亿余元,全县6900多户群众从事木耳相关产业,户均增收约5000元。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智能联动木耳大棚
苏陕产业协作始终把富农增收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资金支持,注重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努力构建农民就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陕南地区山多地少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做大做强山地特色农业?从江苏引进碧根果种植技术,打造特色产业,是苏陕协作富民增收的又一次新尝试——
安康素有种山核桃的传统,山核桃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但由于种植水平低,山核桃挂果少,有时销售价格还抵不上种植成本,不少村民干脆放弃种植,选择外出打工。常州帮扶安康市工作组经过调研,认为安康的山体非常适合碧根果生长,而碧根果的果实可用来加工食用油、保健品、美容产品等,果实中的隔心木是一味中药材,果壳还可制成活性炭产品等,可谓浑身是宝,如果一二三产联动,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2022年10月,武进帮扶汉滨联络组引入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安康市汉滨区财梁社区投资建设碧根果种植项目。在财梁社区的碧根果示范园内,一片片碧根果树错落有致、郁郁葱葱。示范园负责人刘士华介绍说:“我们投入了900多万元,流转了110亩山地,因为都是成树,今年会挂果,稳产后,可年产优质碧根果5吨,配合深加工产品销售,年产值有望达到100多万元,预计能为当地村集体增收20-30万元。”
常州市对口帮扶工作组在田间察看碧根果生长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安康全市10个县(辖市、区)均布点了碧根果种植,总面积约16000亩,未来有望实现“替换百万亩核桃、致富百万名农民、打造百亿级产业”,让“小果子”成为安康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在以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发挥信息优势和品牌引领,打造陕西劳务品牌矩阵,成为苏陕协作的又一富民力举——
依托苏陕协作资金,商洛市镇安县瞄准高端家政服务业市场需求,通过“培训+就业模式”,推进县域特色劳务协作品牌,培育“镇安月嫂”。目前,结业学员就业率达85%左右,月平均工资在6000-12000元左右。
“宁姐月嫂”“镇安月嫂”品牌联建签约仪式现场
“苏陕协作对陕西劳务品牌进行全方位塑造帮扶,目前已相继打造出‘山阳辅警’‘丹凤厨工’‘商南技工’‘柞水耳农’等劳务品牌矩阵,让越来越多的当地劳动力提升技能、稳步增收。”南京浦口对口帮扶镇安联络组组长,镇安县委常委、副县长叶雪峰说。
开展‘组团’帮扶 谋划民生新福祉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级乙等医院,医疗资源和技术相对薄弱。2022年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唐月华、新生儿科主治医师顾志本、超声科主治医师邢春满等“组团”前往柞水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1年的帮扶工作。帮扶团队到来后,柞水县人民医院先后开展了全县首例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首例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首例大腺瘤内镜下切除术,率先开展了新生儿蓝光治疗等,填补了医院在此方面的空白。
“一年来,我们重点帮扶的科室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在苏陕协作资金的帮助下,还建设了神经外科和重症科,实现了医院相关科室从无到有的突破。不仅如此,南京鼓楼医院院长于成功还亲自带领鼓楼医院专家团队来柞水县人民医院开展短期学术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活动,柞水县人民医院也接入了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当地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大城市三甲医院专家的服务。”南京“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队长、柞水县人民医院院长金伟说,今年,柞水县人民医院有望争创二级甲等医院。
南京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长金伟带领团队开展首例脑外科手术
在前不久的2023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商洛市镇安县职业高级中学收获9金10银11铜,5个项目晋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下历史最佳成绩。“一年时间不到,镇安职中在省赛获得的奖牌数翻倍增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镇安职中副校长鲁永涛表示,成绩的取得与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葛东升老师带领团队的精准帮扶密不可分,帮扶团队理念创新、系统谋划,带动了镇安职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苏陕工作队调研镇安职中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
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开展“组团式”帮扶,助力改善当地民生福祉,是苏陕协作一项重要内容。
2022年5月,江苏派出5个团队30名医务人员,赴陕西5个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团队到岗后,5个队长均被陕西当地任命为院长,其他25名队员也分别挂任受帮扶医院相应科室业务主任或副主任,在人才培养、专科建设、技术运用、医院管理等方面真帮实扶。苏陕工作队积极协调每年8600万“组团式”医疗帮扶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用于江苏承担帮扶任务的5个县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工作。在教育组团式帮扶上,江苏已向陕西11个县派出22名校长和骨干团队进行帮扶。
“通过苏陕协作‘组团式’帮扶,有力推动了当地县市医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肖延川说,下一步,苏陕工作队将继续完善“组团式”帮扶机制,不断提升江苏“组团式”帮扶工作影响力,高质量完成“组团式”帮扶工作任务。
从脱贫攻坚到合作发展,苏陕协作领域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更新,两省携手同行的步履迈得更加坚定。迈上新征程,苏陕协作有更大机遇、更广阔空间,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