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中市三茅街道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激发内生动力
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扬中市三茅街道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上,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做好集约文章,让产业结构更优。聚焦街道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优化升级,高标准打造城北科创产业园区,吸引入驻企业140余家,形成了以智能电气为主的制造型产业集群,税收、工业销售分别占街道的19%、40%。发挥“主城区”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做优做特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现代商贸、健康休闲等重点产业,推进江洲路商圈和三茅大港两岸商圈迭代升级,服务业销售占比超过50%。
做好转型文章,让产业支撑更强。成立产业发展联盟,发挥香江科技的数字龙头效应,推动鼎圣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带动传统工程电气制造企业改造升级、转型发展,2023年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覆盖率预计达70%。在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帷幄创客空间等科技创新引擎和人才集聚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7家,长江三星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雷朋电气入选省瞪羚企业,浩威新材料实现三星级上云。
做好引育文章,让产业体系更精。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加快产业生态化、企业低碳化、能源绿色化。出台产业发展激励政策,每年投入近400万元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设置项目准入门槛,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研发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强链补链扩链,不断做强产业竞争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招引的项目90%以上为智能制造或新材料项目,今年引进的兴跃洋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亿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超10亿元,年税收超3000万元。
抓实污染防治攻坚,厚植生态底蕴
三茅街道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筑牢绿色发展生态屏障。2022年,街道获评“江苏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集体”。
精准施策保一片蓝天。加大废气排放管控力度,对182家臭氧应急管控企业实施网格化巡查监管,对786家企业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完成70个废气治理工程项目,对151家企业开展活性炭核查服务,对402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实施淘汰报废,建设2个空气微站,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开展喷涂行业专项整治,减少喷涂生产线15条,推进喷涂企业进绿岛中心。
系统治理护一汪绿水。强化省考断面达标精细化管理,全年对10条支流支浜开展保洁和清淤,维护水利排口泵站17座,在三茅大港和联丰港安装视频监控36个。整治工业“散乱污”企业19家,整治排口386个,排查并封堵沿港排污口96个。对106个自然村1534户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联丰港、永民排河等水环境综合整治,省考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立渔业生态内循环体系,开展重点河流增殖放流活动,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源头防控守一方净土。开展土壤污染风险源头防控,全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动关键措施和技术到田,化肥使用量同比削减6%,农药亩均使用量同比减少4%;开展固废、危废专项行动,专项排查企业276家,打击非污偷倒固、危废行为,对重点危废监管企业每月检查,推进废品收购点危废规范处置,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加强土地复垦过程监管,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把新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准入关,保持土壤健康。
建设绿美宜居乡村,绘就绿色画卷
三茅街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擦亮美丽乡村生态底色。发挥党小组堡垒哨点功能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永勤村年丰河沿线、指南村沿江风光带等多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开展“星级文明户”“清洁示范村”“最美庭院”等一系列评比活动,紧抓“八位一体”运维机制,出台考核办法,设立红黑榜,推动人居环境实现常态长效管控。结合本地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营房村国字圩、兴阳村永乐圩、明华村五虎圩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营房村创成省级生态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成立北部沿江片区“乡村振兴发展联盟”和乡村振兴联合党委,实现资源互通、要素共享、连片发展。突出“一村一品”,营房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营房三馆”;友好村依托传统村落,建设“四千四万”精神陈列馆、初心茶馆和共享厨房;兴阳村以渔趣园、百草园、三味亭、农耕园为基础,先后举办“渔”你相约游园会、星空光影秀、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普济村打造南湖农场教育实践基地。近两年来,创成镇江市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累计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新增旅游收入800余万元。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续推进“金屋顶”工程,引导企业、居民和公共机构参与屋顶光伏电站建设,截至目前,光伏电站并网容量已达40MW。着力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推行慢行系统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沿江慢行步道等,营造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的新风尚。(童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