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长江文化研究|潘天波: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构建与演进的重要力量

2023年06月13日 15:56:58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

  江水汤汤,千年不息。长江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长江文化在流动中开放,在开放中包容,在包容中接纳,在接纳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与黄河文化一同实现了中华文明的赓续。在当代,长江文化及其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汲汲于当代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江苏师范大学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潘天波认为,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构建与演进的重要力量。长江文化依于服的礼制,基于路的通达,源于水的体验,因于物的交往,对形成中华文明“中”的文明理念、“和”的文明精神、“力”的文明特质、“动”的文明力量等产生深远影响。

  长江文化依于服的礼制,构建生成了“中”的中华文明理念。古代黄河流域以政治王权为中心的王城空间均被称为“王畿”,离它较远的南方则被称为“南蛮”。按《尚书》所记,古代以五百里距离为一服,以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等五服划分天下,空间不同则服装色彩及权力有别,以至于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重心的文明中心。直至西周,逐渐形成“天下九服”之制,在王畿之外另设九服,开始显示出以中原王畿为中心的东西轴心文化(以黄河为轴)和南北轴心文化(以长江为轴)的雏形,也即形成中国天下秩序思想。长江文明逐渐在与黄河文明对话中交往、融通与发展。

  长江文化基于路的通达,构建生成了“和”的中华文明精神。四通八达的道路便于社会的交往与集中。运河作为水上之路,沟通了黄河与长江,长江进一步沟通了运河与大海,通达天下。同时,运河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向世界输出文化的重要纽带,是中华南北轴心文明形成的关键要素。水道通达,则思想通达、文艺繁荣。显然,中华文明构建是基于路的通达和运河的沟通,具有明显的包容、和合与通达的特征,反映出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建构中的身份与地位。

  长江文化源于水的智慧,构建生成了“力”的中华文明特征。黄河文明以禹为中心的治水智慧和一统天下的意志,显示出人力意志在中华文明构建中的主导作用。道家思想是中华文明宝库中重要的代表,它成于河洛,流于荆楚,播于天下。对于长江文明而言,以老子为代表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表达出对水的力与美的哲学认知。在中华文明史上,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两支主要力量呈曲线发展,由此形成了两种代表中华文明的哲学智慧。

  长江文化因于物的交往,构建生成了“动”的中华文明力量。三星堆出土的陶器、玉器、青铜器、兵器等,均可在中原或其他地方找到某种同源性或相似性,展示出夏商时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有跨越交往能力,反映了古蜀文明的流动性。三星堆出的土海贝或源于古印度洋,显示出古蜀文化圈与南亚文化圈的交流。还有研究显示,三星堆大型青铜雕像群与世界文明初期青铜雕像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风格一致、功能相同,在年代序列中的位置也相符。这无疑意味着它们可能吸收了南亚或西亚文明的青铜雕像文化因素,并融入蜀国自身的青铜文明之中,使其表现出浓厚的世界文明特质。

  潘天波认为,在中华文明的初创期,长江文化在稻作文明、工匠文明、宗教文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构建与演进时期,长江文化以特有的中和交往思想塑造了中国的儒道哲学;在当代,长江文化特有的传统文脉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巨大推动力量。

  2020年11月14日,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潘天波认为,长江文化在当代中华文明复兴中具有重大转换性发展空间与意义,作为长江文化段下游的江苏,必须努力把江苏段长江建设成长江文化带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作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重要理念的提出地和实践地,南京努力走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前列,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中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南京扎实推进长江文化研究阐释、保护利用、传播展示等各项工作,高起点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示范区,系统构建了“多点串线、空间呼应、功能互补、内容丰富”的展示体系、“世界级、最南京”的标识体系、“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等三大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体系,展示了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余伟婷)

[编辑: 崔雯雯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969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