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到区法院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周国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宋民,区政协副主席王拥军陪同调研。区委办公室、区委研究室、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政法委、公安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调研中,郭晓敏一行先后来到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现场交流和观看宣传片等方式,仔细询问了服务大厅内窗口布局、功能设置、服务事项、办事流程,详细了解了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工作模式和亮点。
在随后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各相关单位围绕“公正司法”主题汇报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郭晓敏听取工作汇报后,就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出要求。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亮丽名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也是区域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主动作为、延伸服务,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切实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抓牢抓实。
二是要优化工作机制。要建立定期研判机制,增强工作预见性,剖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堵点,提前把控,做到心中有数,前置化解。要建立主动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等专项行动,让企业、群众切实享受到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营商服务。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牵头单位狠抓推进、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的长效模式,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谋求工作创新。各部门要围绕中心、立足本职,努力打造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突破性的亮点,实现办事更高效、服务更优质、过程更“省心”,不断增强企业满意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同时要认真梳理在全区范围内先行先试的工作,及时提炼经验、固化成果,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四是加强督查考核。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已纳入综合性大考核体系,各部门要以自查和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与工作不相匹配的人及时发现调整,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务必追责问责,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区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杜开林在汇报中讲到,今年以来,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区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成功承办全省法院深化智慧执行“854模式”改革现场会,工作经验入选中国法治蓝皮书,将向全国推广;“涉企服务直通车2.0”工作平台获评全市法院“为群众办实事”创新案例;先后召开打击拒执罪、金融审判、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抖音、视频号全网直播大执行活动关注人数超22万;发出首份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助力青年重新就业,“能动司法”工作案例被人民法院报头版报道。下一步,区法院将全面贯彻区委第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坚守实体经济、全力跨江融合、推动创新发展,认真分析、妥善研判最新《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商业纠纷解决”与“办理破产”指标评价方案》,力争在今年营商环境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海门加快打造“一示范四城市”,当好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领跑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张美芳 江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