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江苏常州打造的邓建军、张忠、张永洁、刘云清、杨福才、乔森、王东云等系列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培训课程首次在“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平台上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常州品牌在全国推广。
自2008年起,常州市进一步激发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一个、示范一片、推动一方的“链式反应”,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品牌,为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示范样板,赋能产改工作高质量发展。据了解,全省共有11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常州市占了3席。截至目前,常州市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工作室236家。
小室带大厂,架起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
5000余万元,是全国劳模乔森为常运集团节约的燃料支出总费用。自2011年4月成立“乔森工作室”,到创成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乔森团队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量身设计培训课程,对驾驶员开展近200场集体培训,参训客车驾驶员达6000余人次,总结提炼的“乔森节油操作法”“纯电动客车节电驾驶操作法”掌握率达95%以上,使纯电动客车单位耗电量从百车公里103度下降到82度,下降幅度超过20%,真正为企业架起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
乔森劳模创新工作室只是常州市236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中的一个典型。常州市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阵地,持续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名师带高徒,“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激活基层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据统计,全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共取得发明专利711项,实用新型专利1589项,完成技术攻关1643项,创新成果转化1759项,产生经济效益98.14亿元。
创一个成一个,汇聚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在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这里集聚着张忠、潘德昌等12个金蓝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了一支核心高技能人才队伍。他们以“导师带徒”活动为载体,组建数控加工、焊接等“实训道场”,积极开展现场作业指导和技能理论实操培训,精心编制多部培训教材,把金蓝领的绝技、绝活、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员工,成为培养技术操作能手的精品课堂和员工申请专利、专项创新课题的研发基地。
张忠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创“1+1+2”工作模式,探索由1名高级技师授艺1名技师,1名技师带领2名高级工,高级工再用“传、帮、带”形式培训岗位操作人员。这一模式,现已成为中车集团员工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仅张忠一人,就组织开展电焊工技术操作表演100余场次、开展技术讲座350余次,授课培训达1.5万多课时,培训指导高级技师、技师及高级工等技能人才2.5万余人次,为企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创一个成一个,汇聚“技能圈”是常州市的一大特色。市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中,常州工会惟精惟真、惟诚惟实,不重数量重质量,成熟一个创建一个,建一个活一个,真正把作用发挥好、职工评价高、企业真需要的创新工作室推出来。为规范引导、标准创建,常州工会专门制定下发《常州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命名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正规化、标准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逐步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平台赋能,推动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
在黑牡丹集团,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团队对传统设备尝试“机器换人”改造升级。通过引进合作自动疵点检测系统,提高工序工位工作效率,使开剪车速达到每分钟80米,在线检测效率是原来的3倍,有效替代人工肉眼检验。全国劳模、黑牡丹集团技术总监邓建军表示,“这是集大家的智慧力量,实现1+1>2的合力效应,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生动实践。”
从组建邓建军科研组到建成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0多年来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重大技术难题,累计完成企业重大科技改造500余项,攻克包括世界级和行业性重大技术难题50多个,40多项创新攻关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常州创新创效的“聚宝盆”、技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据了解,常州工会以劳模创新引领职工创新,充分发挥劳模实用技术转化平台作用,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0万多项,对接5万多家企业的技术需求,实现技术成果转化4350多项,完成合同金额1.3亿元,为企业技术改造、职工技能提升提供省时、省力、省钱的解决方案。
下一步,常州工会将不断聚焦创新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运行体系,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帮助新劳模、新工匠、新大师创建工作室,将一个人的智力智慧,转化为一群人的创新创造,不断扩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覆盖面,提升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引领力。(吴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