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先,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原标题:江苏21名科技工作者、1个科研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创新争先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苏21名科技工作者、1个科研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其中包括5名两院院士。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对科研人员多年来矢志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褒奖,也是他们收到的最好节日礼物。面向新征程,获奖者纷纷表示,将继续创新争先,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更大力量。
冲锋在前,
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
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设立,每3年评选一次,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要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前两届,江苏共有32名个人和1个团队获奖。第三届江苏获奖总数再创新高,居全国第二位。
创新争先,江苏科研人员冲锋在前,从未懈怠。
作为江苏今年唯一的获奖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领衔的中国药科大学面向精准治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转化研究团队,多年来聚焦生物医药前沿,突破了药物新靶点的发现、面向精准治疗的创新生物药等“卡脖子”问题。
经过多年“以老带新”,该团队中既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领军人才,也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团队的每一个人,都用实验室墙上的标语“成功来自于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来勉励自己,而70岁的王广基院士每天的工作时间依旧是从早上8点多到夜里12点多,一点儿不逊于团队的年轻人。“科研要落地,成果要为民。只有真正到新药开发终端解决问题、在临床病人身上得到安全疗效,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王广基说。
长期奋战在科技创新一线的,还有“问稻”48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眼下正是夏收夏种关键时节,张洪程院士正忙于示范推广智能化育秧、栽插作业等“无人化”技术。他告诉记者:“稻麦生产‘无人化’,是一个新的农业重大科技课题,可以大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种植成本,也是解决未来粮食到底‘怎么种、靠谁种’的关键钥匙。”
张洪程团队始终瞄准国家及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栽培与超级稻栽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研发的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已被列为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在江苏省内外示范推广。为让成果走出实验室,他长年累月奔走乡间田头,足迹遍布江苏、浙江、安徽等10多个省份。“只有做好原始创新‘最先一公里’,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最后一公里’,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科技力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尽早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张洪程说。
聚焦前沿,
成为领跑者、开拓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第一个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如何实现这一重大任务?获奖者有着各自的深刻思考。
“仅靠模仿我们是不可能走到世界科技前列的,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产生更多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说,他正在新疆开展野外科考,相比之前在新疆考察这次跑得更加偏远,“这里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不仅是我们团队的研究领域,也是我国近年来探测油气资源最有潜力的区域之一。”
不断获取第一手资料,不断寻找研究的创新点,是沈树忠多年来工作的常态。早期专注于二叠纪地层研究,之后从系统地球科学角度开展地球生命演化的宏观规律研究,现在沈树忠又有了新的研究目标,“目前我们正在利用大数据试图重建地质历史的高精度时间标尺,通过收集海量的深时地质记录数据,去重建过去地球系统的变化过程,这对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系统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沈树忠说,这次他带来的团队中有不少青年学子,他希望年轻科技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运用大数据、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去解决重要的地球科学问题。
作为我国太赫兹天文探测技术的主要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对“创新争先”有着独到理解:“‘创新’和‘争先’都与‘前沿’分不开。‘创新’是指要有新思路、新理念、新目标、新方法,要有追求‘前沿’的动力和路线;‘争先’则是指要保持或追赶一种‘前沿’的状态和水平。”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史生才多年来带领团队攻克太赫兹天文高灵敏度探测技术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使我国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并且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他领导研制的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成功应用于我国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国际天文大科学装置ALMA(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和SMA(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等。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开展太赫兹天文探测技术的新一轮研究,“我们团队承担了中国空间站未来将要发射的巡天望远镜上一个太赫兹模块。”
造福民生,
让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
此次江苏获奖者均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持续推进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江南大学共有3名教授获奖,他们虽然研究的领域不同,但都致力于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行业发展。
江南大学教授顾正彪长期研究淀粉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淀粉结构设计理论、淀粉结构修饰机理、淀粉修饰用酶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高校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阵地,高校教师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企业技术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基础。”顾正彪表示,科技创新必须为产业服务,真正使科研成果落地。
“让油瓶子多装中国油、装中国好油”是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的奋斗目标,他带领团队围绕浓香花生油大规模安全生产、油脂脱色新材料绿色制造、大豆油精准适度加工新模式等难题,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
江南大学教授蒋高明是我国纺织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人物,多年来,他带领的针织团队聚焦新型高效、低能耗、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纺织生产装备的研发,不断将数字技术融入到针织技术创新中。
全国创新争先奖个人奖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江苏今年仅有两人获得该奖章。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教授徐虹是该奖章获得者之一。她创新采用全生物合成的方法研制了聚谷氨酸这一新型功能高分子,形成“从0到1”的全新产业,带动下游形成千亿元衍生市场,取得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在实验室里花了10年时间,用微生物发酵方法来生产、提取聚谷氨酸。”徐虹告诉记者,为了将创新成果产业化,团队进行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建成全球首条10万吨级聚氨基酸、泛菌多糖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日化、食品等多个领域,并出口欧洲、东南亚等地区。之后,团队又与企业合作建成国内最大的年产10万吨的微生物源生物刺激素生产线。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聚谷氨酸行业,并将其运用到大健康、土壤修复、水处理、饲料以及创伤敷料、手术缝合线等更多领域,让科研惠及百姓、造福民生。(蔡姝雯 叶真 杨频萍 谢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