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石嘴山银行:根植宁夏,服务本土,做百姓心中的贴心银行

2023年05月23日 19:37:53 来源: 鑫合组委会

石嘴山银行行长助理李武

    “田开沃野千渠润,屯列平原万井稠”,在塞上江南矗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得名——石嘴山市。而在石嘴山,有一家银行伴随着国家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号角,从前身5万元股本、5名职工、1个营业网点的起步,到如今634亿元资产总额、700余名员工、70家分支机构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到优、到强的腾飞之路。

    她,就是石嘴山银行。十三载扎根宁夏,与地方经济血脉相连,与小微企业休戚与共,与社区百姓同气连枝。

    服务实体,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在保障就业、改善民生、创新促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就是保就业、保民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一项严峻的挑战。银行要提高思想站位,愿意拿出一部分收益支持企业、让利企业、盘活企业,这样既能为整个市场作出金融企业的贡献,也有助于银行的长久经营。”石嘴山银行行长助理李武在接受鑫合俱乐部《金融会客厅》栏目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家地方性城商行,石嘴山银行的诞生和成长都与小微企业密不可分,“立足地方经济、服务小微金融”早已被其刻进基因和血脉。石嘴山银行始终将小微业务视为天然使命和责任,而服务小微也成为业务增长和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在支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方面,石嘴山银行紧盯区域内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对这些实体企业,尤其是具有科技成果的专精特新企业、新能源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找出各市县的产业行业和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现金流特点、经营方式,挖掘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第一,优化小微服务架构,完善小微金融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将特定市场、产品由总行设立事业部进行营销服务,直接服务特定市场、特定行业的小微企业。石嘴山银行持续优化小微服务架构,打造了“总行—分行—小微特色支行/业务团队”小微服务模式,单独设立小微服务专营部门,建立独立授权、独立考核、独立运营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小微服务模式。

    第二,提升普惠金融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对普惠小微贷款业务在FTP考核中进行政策倾斜,完善激励问责和尽职免责管理制度。针对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同时给予分支行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FTP转移定价优惠政策,提高分支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第三,在支持小微企业过程中优化担保方式,扩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持续解决普惠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最主要的贷款方式是抵押担保,而小微企业因受制于资金、设备等因素,常因缺少抵押物及担保人面临融资难问题。石嘴山银行优化担保方式,加大信用贷款的投放,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少的问题,助力中小微企业稳步成长。

    某企业是一家以苜蓿草为原料,进行纯植物蛋白饲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小微企业,2022年3月,该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面临350万元的流动资金缺口,由于抵押物不足值且无担保人,在融资过程中陷入困境。石嘴山银行在了解到企业情况后,提出了知识产权质押的融资方案,降低对不动产等传统抵押物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企业贷款可获得性。4月18日,石嘴山银行成功向该企业发放了固原市的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350万元,化“专利”为“红利”,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第四,积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弥补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强支持小微企业的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整合内外部信用信息,提高对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和管控水平,逐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依赖,持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深耕县域,打通金融服务“毛细血管”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抢滩布局,本土银行后劲不足,是许多区域中小银行的发展难题。在地处西北部的宁夏金融服务市场,人才、资金、科技的掣肘尤为明显。如何在激烈的同业竞争、有限的市场份额中突出重围,发掘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正是石嘴山银行面临的关键难题。

    李武表示,“中小银行首先要把该做的业务做好,真正地做到极致,使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业务。其次要避免浮躁,踏踏实实将业务下沉到县域,把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细枝末节。”

    一是深入研究区内经济金融的竞争形式,深耕容易被其他银行忽视的小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二是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贴近小微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社区市民,进行区域性覆盖,做好家门口业务。三是充分发挥自身决策链条短、机制灵活等优势,在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四是心无旁骛,精耕细作,做好主业,回归本源。例如存贷汇永远是中小银行经营发展的主业,要脚踏实地把最基本的业务做好。五是立足金融科技和零售转型。

    石嘴山银行围绕“一域一特”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立足区域实际情况,聚焦新农村建设、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在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石嘴山银行创新信贷产品,为农业产业特色化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针对奶牛养殖企业,该行结合奶牛养殖企业特点,推出针对奶牛养殖企业的信用贷款——“奶牛尊信贷”,为资信基础良好的奶牛养殖企业提供信用融资支持;针对盐池县滩羊产业,向养殖户推出了信用“滩羊贷”,补充完善了滩羊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中的资金需求,帮助产业向精品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针对海原县、西吉县肉牛养殖产业,向养殖户和合作社推出了“养牛贷”,以信用贷款的方式支持客户生产经营;针对枸杞产业客户的资金需求、季节性的用款情况,推出了“枸杞尊信贷”,解决枸杞产业客户融资问题。

    宁夏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奶牛养殖及生鲜乳销售的规模化养殖企业,是宁夏吴忠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2016年被评为自治区农业龙头企业。2021年初,该公司从海外订购的奶牛存在1000万元尾款资金缺口,石嘴山银行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客户融资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加快贷款审批流程,在10个工作日内为企业办理贷款1000万元,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在强化支持重点帮扶县方面,石嘴山银行在自治区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里,选择西吉县和海原县作为先行支持目标,从资源配置、政策制定、机制保障等方面,加大金融资源投入。2021年,石嘴山银行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增速达57.96%,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在加强银政、银担合作方面,石嘴山银行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建立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风险缓释机制,优化担保方式,降低综合费用,扩大我行金融支持的覆盖面,为更多农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在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方面,2021年11月,石嘴山银行启动了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的筹建工作,以“银行+公司+站长”的轻资产投入运营模式,打造以智能终端、手机银行、移动营销PAD为工具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农业经营机构、商户等提供取款、理财、转账、查询、缴费、支付、贷款等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便捷度、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21年末,已对接行政村124个,正在筹建的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18个。

    石嘴山银行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在全区率先建立无高柜社区支行试点,推行智能化社区支行服务模式,打造了宁夏首家“智慧银行”。围绕不同客群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以场景嵌入为突破口、打造“养老金融”“儿童金融”“幸福金融”等特色化服务模式。如针对老年客群的幸福版手机银行;针对中青年客群的石银e贷、ETC、理财产品;针对儿童家庭的幸福小象卡、“幸福小象”智能存钱罐等;针对商户客群的E码付、缴费宝、小本贷等。同时,石嘴山银行持续搭建零售场景,尤其是助力民生发展上,积极对接宁夏各地市生活缴费服务,如水、电、燃、热、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同时在医疗、教育、交通、物业等场景,持续打造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智慧物业等场景解决方案。围绕居民生活场景,与周边具备一定品牌和良好服务能力的优质商家合作,开展“助商惠民”系列活动,为客户提供附加非金融权益,建立以网点为核心的社区金融生态圈。

    回馈桑梓,以实际行动扛起社会责任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石嘴山银行始终不忘回馈社会,坚持践行社会责任。2012年,石嘴山银行发起成立了石嘴山银行“爱心”基金会,致力于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助残、大病救助、抗灾救灾、疫情防控、城市公益事业等项目,累计捐赠6000余万元,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做出贡献,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宁夏慈善突出贡献企业奖”。

    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生力军,石嘴山银行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方面持续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后续金融支持, 2021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0.24亿元。另一方面支持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聚焦区内特色农业产业客群,明确分支机构涉农贷款业务发展方向。特别是针对西吉和海原较贫困地区,重点支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末,石嘴山银行共为1271户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提供商业贷款1.32亿元。

    宁夏某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批认定的大型清真牛羊肉定点屠宰加工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单位中卫综合试验站。2021年初受疫情影响,现金流紧张,且公司当年承接了国家储备肉任务400吨,存在资金缺口。石嘴山银行为该公司设计了合理的融资方案,新增授信1800万元,该笔资金不仅解决企业的暂时性困难,而且也带动上万养殖户,使得养殖户可有户均3万元的收入,同时带动1个贫困村,解决了50余人建档立卡户就业问题。

    面对疫情,石嘴山银行通过减费让利的方式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和行业渡过难关。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石嘴山银行精准施策,通过延期还本付息、降低贷款利率、减免逾期罚息、做好续贷工作、完善信贷服务等举措,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积极运用人行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地方实体经济。

    石嘴山银行将普惠金融理念融入到老年人金融生活服务中,建立了以“服务、课程、活动、公益”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金融助力老年人老有所享、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一是适老化金融产品。推出了适老化幸福版手机银行,具有大图大字、操作简捷、智能引导的适老化特点,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为老年客户提供综合化产品服务。二是网点适老化改造。全行网点均设立了“老年服务专窗”“老年专座”和“老年便民服务区”,配备了老年便民物品;部分网点建立了茶歇区、棋牌区、体检义诊区等“老年专属服务区”。三是老年客户服务升级。建设远程视频营业厅,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的远程视频业务办理;为前来我行网点的老年人建立“家人联络卡”,方便在发生突发事件及潜在电信诈骗案件时能够及时联系到客户家属,保障老年客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针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灵活采取上门服务。四是开展老年客户特色活动。形成防骗反诈、金融消保、智能应用为主题的老年特色公益讲堂。五是联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组织主动为贫困、高龄、空巢、失能老人提供物资慰问、生活用品代购等公益关爱服务,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结 语

    历经风雨,石嘴山银行用四个关键词完美诠释了它的文化精神——拼搏、务实、创新、家园。拼搏,在顺境中守正,在逆境中求索;务实,脚踏实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坚守,坚守本心,回馈社会;创新,迎接改革转型浪潮,探索长效发展之路;家园,以人为本,和谐共生。

    再起征程,石嘴山银行将继续扛起区域性银行的担当和历史使命,在探索中变革,在变革中求新,根植宁夏,服务地方,持续推动“小微金融+个人金融”的大零售战略,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专”,为宁夏金融市场贡献“石银力量”。

 

[编辑: 沙佳仪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38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