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江苏常州:打造“创新之核” 塑造第一动力

2023年05月19日 14:16:42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5月18日电题:江苏常州:打造“创新之核” 塑造第一动力

  新华社记者秦华江

  10日,光伏产业生态创新大会在江苏常州举办。院士专家、领军企业、创新平台等700余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营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新生态。今年一季度,常州光伏产业完成产值252.2亿元,同比增长11.7%。

  逐“光”而行、创“新”求兴。“百年工商名城”向“新能源之都”加速蝶变,这是常州塑造第一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写照。

  塑造第一动力,离不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曾多次实现在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技术方面的重大创新,这离不开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

  走进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坐落之地——常州科教城,这里环境宜人,特色鲜明:高教园区书香润心,集聚着6所大学;产业园内“茶”香四溢,金融“天使下午茶”、营销“安琪下午茶”、服务“半月下午茶”等活动,在人才、公司、平台与资本、市场、政府之间搭建“高速通路”;科技园内清静安宁,一大批科研人员在这里埋头试验、潜心研究。

  “只有科研人员能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轰轰烈烈的创新活力才能迸发出来。”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院长、常州科教城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李强说。

  科技创新,唯在得人。创研港系列楼群、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人才公寓……昔日“田连阡陌,农庄寥落”的科教城区域,如今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科教城汇集了中科院、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校资源,设立引进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等公共研发机构47家,拥有重要研发机构矩阵;累计培养毕业生近50万人,分领域、分行业引育各类人才总量超2.2万人,其中柔性引进院士就达29名。

  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问天”“梦天”太空实验舱……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国重器”中蕴含着“科教城元素”。

  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就必须实现打通“高校书架”到“市场货架”的关键一步。科教城总计与5800多家企业开展横向合作,签订合同7600多个,合同金额56.1亿元,带动产值近千亿元。

  “科教城因‘教’而兴、因‘科’而盛、因‘才’而强。”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表示,未来将重点建设国际合作、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产业培育、高职教育六个新高地。

  科教城的发展是常州强化创新驱动政策导向的成果之一。常州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3.7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

  在常州,对外创新合作领域同样成果丰富。中以常州创新园,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88家,双方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保持合作;中德、中瑞、中欧等园区特色化发展,分别在海外多地挂牌成立离岸创新中心;常州“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暨重大技术需求项目榜单,面向全球发布,最大程度放开对揭榜人才的限制,不唯资历、学历等……

  创新动能强劲涌动,创新维度持续拓展。“我们将牢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闯关夺隘’,进一步探索实践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稳步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 王玥 ]
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02112962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