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百姓“疙瘩事” 解在“家门口”
近日,东海县公安局牛山派出所内,在民警、调解员、律师、公证员共同见证下,一份劳动纠纷多元调处公证书通过智慧公证远程系统生成,为纠纷化解画上了圆满句号。
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4月,东海县立足实际,在全国率先探索“公证+”引入警调联动多元化解模式,通过“线下调解,线上公证”方式,对已达成和解的案件进行结案,一站式将百姓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西双湖派出所是东海县城区派出所之一,副所长王东说:“我们每年非警务类矛盾纠纷报警,占总报警数的30%左右。”如何破解警力少与报警量大之间的矛盾、更及时有效地处理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去年5月23日,该所作为全县试点,挂牌成立“公证+”多元融合调解联动中心,律师和公证员进驻派出所,与民警一起“接警”。
挂牌首日,中心便成功调解一起纠纷。苏某与杨某既是邻居又是亲戚,两家的房子共用一堵墙。2021年12月23日,苏某擅自将院墙围起来,双方因此地界问题大打出手,杨某肋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双方在赔偿金额方面产生争议,多次未能达成协议。“两人认为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便签了,自己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驻所律师陈小瑞介入后,经过调解两家达成协议,由苏某一次性赔偿杨某医药费、营养费等各种损失共计13万元。次日上午,公证人员王罗红将打印好的公证书交给双方当事人签字按手印,为调解协议上了“保险”。
自“公证+”多元融合调解中心成立后,老百姓对调解工作更多了一份信赖。当事人只要愿意协商,公证人员介入,纠纷矛盾基本上能在派出所内化解。“枫桥经验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我们创新‘公证+’警调联动多元调解衔接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各方调解资源,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提高调处成功率,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让群众只进一扇门、纠纷在家门口得以化解,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案结事了。”东海县司法局副局长刘伟说。
“公证+”多元融合调解模式,“专业”是其优点之一。“我们公证处有很多法律援助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矛盾纠纷类型,派出相应的‘专科医生’问诊。”东海县公证处主任桑宏华说,“公证+”调解结果可以用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形式得到法院认可。“有一些调解中,原本即使达成协议,之后其中一方反悔就会很麻烦;但经过‘公证+’调解形成的文书,结果如同得到司法确认,不履约的话,法院可以进行强制执行,也节省了诉讼资源。”
去年10月,作为第二批试点的石榴派出所“公证+”多元融合调解联动中心成立,配备了1名公证员、1名律师和2名专职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我们从不同角度回应群众诉求,努力使调处工作更专业。”石榴派出所教导员马琳说,在这样的配置下,调解协议履行率实现100%,重大矛盾调解率也达100%,调解成功纠纷当事人基本未再报警。
在该调解中心,记者看到一台智慧公证终端一体机。桑宏华介绍:“如果公证员、律师无法到场,当事人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公证设备进行线上法律咨询、线上调解和线上公证,由公证处将公证书邮寄给双方当事人,避免多次跑腿。”
4月11日,东海县某公司职工李某在工作中因操作不当不慎死亡。死者家属和公司在死亡赔偿金数额、赔偿方式等方面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由于担心矛盾激化,石榴派出所介入,随后律师、公证人员跟进,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该公司一次性赔偿各项费用120万元,通过公证处办理提存公证的方式给付。“只用3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了以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死亡赔偿纠纷,不仅涉事双方满意,还节约了警力及司法资源。”马琳说。
目前,东海县已在3个基层派出所试点成立“公证+”多元融合调解联动中心,累计公证公安调解案件91件,双方当事人息诉率达100%。“今年下半年,‘公证+’警调联动多元化调解模式将在全县21家基层派出所推广,在5个乡镇司法所试点安置智慧公证终端一体机。”刘伟说。(赵芳 张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