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访谈 信息动态 推广

聚华商力量 促创新发展 中国·淮安第三届淮河华商大会开幕

2023年05月15日 16:50:50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

  正是江淮好风景,初夏时节迎贵客。5月15日,中国·淮安第三届淮河华商大会在江苏淮安盛大开幕,海内外知名侨领、华商等200余位嘉宾汇聚淮河之畔,携手共谋发展、合作共赢。

  大会以“聚华商力量 促创新发展”为主题,策应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聚焦项目合作、产业招商,聚力打造海内外侨胞和长三角侨领华商参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产业合作平台。

  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在大会开幕式致辞表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文化的南北交融区,是我国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2021年,淮安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首倡首推城市,成功举办了首届淮河华商大会。三年来,淮安携手各界共同推动华商大会影响加速“攀升”,已经成为海内外侨胞和各地华商参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前两届淮河华商大会累计签约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近1200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淮安项目招引“质”和“量”的重大突破。本届大会共签约项目99个,协议引资额907.4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8个。

  会上,淮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顾坤作城市及产业推介。淮安拥有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体系完备的枢纽优势、容量充足的空间优势和数量富足的人力资源优势,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淮河生态经济带、“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现已建成“公铁水空管”高效衔接的立体交通网,被明确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路径重要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仅为18.7%、远低于全省平均;拥有3所本科院校、21所中高职院校,每年为淮安提供各类专业人才5万多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超42万人。

  坚持“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淮安正围绕培育“7+3”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优势产业链,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长三角北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和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五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今年1-4月份,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4个,协议引资额1322亿元。一季度全省公布排名的19项指标中,淮安有14项进入全省前六、7项进入全省前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投资增幅全省第二,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一。

  践行“环境是金”服务理念,聚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淮安在秉持“101%服务”理念基础上,正全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通过本届大会,将进一步强化项目信息交流、产业供需对接,为海内外投资者来淮考察交流、投资兴业创造更好环境,打开更多合作新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大会专题策划设计了招商推介线上云展厅,通过信息化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淮安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投资热点、营商环境、县域经济、地理人文等综合要素,让更多海内外客商能够“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了解淮安这片投资兴业的沃土,进一步做大华商“朋友圈”。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数字赋能 制造转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壮大食品产业 促进乡村振兴”淮商峰会和“创业中华·侨聚淮安”中国侨商投资江苏行(淮安站)三场子活动,深入探讨淮安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朱成林)

[编辑: 沙佳仪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96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