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江苏的南京、苏州、盐城、连云港、徐州五市,一探“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一体化风采。
高歌猛进的科技现代化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江苏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技术供给,支撑服务产业创新生态建设。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助理郜军表示,江苏产研院的工作已逐渐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地区,成立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期待未来能够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同样,作为长三角医疗一体化推动的重要一环,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总经理阚苏立介绍,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东部)中心不仅集成了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还建成了亚洲规模较大的基因测序矩阵和质谱组学检测平台,在国内领先的生物样本库,以及位居行业前列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和新药检测平台,目前多组学数据存储量已近20PB。“希望通过医疗行业数字化,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健康管理,让医院、药企、科研院所等单位和机构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阚苏立说。
位于江苏南京的紫金山实验室,目前已成为我国网络信息前沿关键技术的最先突破者,在新型网络架构与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重要突破。
紫金山实验室科研部部长齐望东介绍,紫金山实验室是江苏省和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科研平台,主要面向网络操作系统、毫米波芯片和内生安全等一批“命门”技术实施科研任务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自2018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已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对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通信和安全产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齐望东说。
细致入微的民生现代化
蜿蜒的街巷、古朴的江南民居、精巧雅致的庭院……谁能想到,古城南京这段氤氲着历史风情的街区,原本是老旧破败的棚户区。在充分尊重民意后,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片区实现了老旧城区的“逆生长”。
“专家和居民们一起商量,最终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实施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改造模式,实施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的保护新路径。”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黄洁说。
老居民和老建筑、老街区一样,既是历史的馈赠,也是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迭代更新”的小西湖片区如今已初现端倪,原汁原味的老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未曾改变,老城南原住民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也得到了保留。
走进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两边,一幢幢别墅掩映在绿意之中,老年公寓、护理院、蔬菜园、农民剧场映入眼帘。谁能想到,50多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片遍布泥墙草房、“小雨水汪汪、大雨白茫茫”的土地,农民基本温饱都无法满足。
2004年,村里建起158套老年公寓,免费给老人使用;2018年,蒋巷村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蒋巷护理院,规划床位250个,配套6000平方米绿化公园。“从老年公寓到蒋巷护理院,仅百米距离。蒋巷村正在建设老年友好型村庄,打造富有江南特色的幸福养老样本。”蒋巷村党委第一书记常德盛说。
据悉,2022年,蒋巷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0亿元,村级稳定性收入28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人均股份制分红1万元,家家住上了220平方米的别墅,实现了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全覆盖。
马庄村位于江苏徐州北郊25公里处,这个曾经偏僻的小村落,靠着发展香包、乡村旅游等产业,如今实现村集体年收入500余万元,人均收入35600元,人均住房面积超过60平方米。马庄村已成为“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幸福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据了解,马庄村内的香包文化大院是集香包研发、制作、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自建成以来,已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就业。近年来,马庄村建设“香包文化大院”“马庄文化大集”“马壮壮陌上田园综合体”,逐步形成以观光、娱乐、研学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文化活动逐渐演变为旅游活动。仅今年1-3月,来马庄旅游的人数已达15万人次。
马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侠表示,下一步,马庄村将以乡村旅游为主体工作,在支持香包成为支柱产业的同时,开展马庄乡村振兴学堂,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未来,“水韵马庄”将在乡村振兴路上继续飘“香”。
据悉,“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上海市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组织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三省一市主要新闻网站,深入苏沪浙皖蹲点调研采访。(报道员:潘霄想 孙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