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供应链助力民营航天企业“飞向太空”
原标题:江苏供应链助力民营航天企业“飞向太空”
铸航天利器,助叩问苍穹
每年的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正如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中国航天正一次次刷新技术的高度,踏上更远的征程。4月初,两枚分别以江苏城市命名的“张家港号”“连云港号”民营火箭发射成功。江苏与这两枚火箭有什么渊源故事?在航天产业领域,江苏企业如何奋进奔跑?
首发首胜,
创造民企航天纪录
“张家港号”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于4月2日首飞成功,该型号火箭由天兵科技研发,是全球民营航天企业首枚首飞即成功的液体运载火箭。4月7日,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双曲线一号遥六“连云港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天兵科技打破全球商业航天企业液体运载火箭首飞持续失败20年的‘魔咒’。”天兵科技董事长兼火箭总师康永来说,“液体火箭零部件数量多、集成难度大、系统复杂,对供应商要求更高,首飞即胜的概率非常低。”康永来介绍,液体火箭指应用煤基航天煤油飞行的运载火箭,燃料箱平时空置,火箭在发射前加入燃料,运输与测试总装较方便,推进剂效能更高、成本更低。
“固体运载火箭的特色在于结构简单,使用维护简单,可长时间储存。”星际荣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秉持“由固到液、由小到大、由天到地、固液并举”的技术发展路径。近年来,星际荣耀的固体、液体火箭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靶场,火箭要经历测试、对接、总装等流程,一旦出现问题就要立即停下分析,并“归零”重来。“航天无易事,星际荣耀面对每次挫折都认真总结和分析,提高组织发射效率,优化发射成本。”星际荣耀参与发射任务的相关人员回忆,“连云港号”发射成功后,指挥大厅、职工大厅都响起欢呼声。
“归零”是航天科研的严谨要求,但在精益求精的同时,民营航天公司也在寻求方法降低运行成本。“航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火箭就会发生故障。”康永来表示,天兵科技正在核心运行、故障诊断及火箭飞行重构等环节进行创新,试图在火箭个别零部件出现问题时快速判定错误领域组件,通过备用线路完成发射任务。“这能够提高火箭发射的成功率,也是未来航天产业能够商业化的逻辑。”康永来说。
双向奔赴,
江苏配套助企发展
“张家港号”液体运载火箭与“连云港号”固体运载火箭都以江苏城市命名,它们与江苏有哪些背后故事?
首飞即成功的天兵科技于2021年4月,在张家港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天兵科技运载火箭及发动机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总部在北京,天兵科技为何跨越千里设立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我在张家港市考察时,发现制造火箭需要的零部件,有95%都能在100公里距离内找到供应商。”康永来举例,“张家港号”火箭加注所需的撬车由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公司根据要求量身定做,加泄连接器由张家港市一家厂商提供,火箭发动机的3D打印部件在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完成……目前,天兵科技的江苏供应商占其总供应商的30%。
“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从立项到落地期间,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一直耐心沟通、用心解决问题,帮助基地落地。”康永来说,张家港地处江边、紧靠上海,营商环境好、装备制造水平高,还能直接入海,火箭可海运至海南文昌发射场。未来,天兵科技设在天津的火箭总装厂将迁移到张家港,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将成为天兵科技最主要的批量化生产制造总装厂。
“连云港号”运载火箭由星际荣耀联合创始人、董事李顺成冠名。2017年,他和几位航天专家投资创立高科技民营航天公司星际荣耀。“我是从连云港走出去的企业家,这次是出资冠名。”李顺成说,为了支持家乡经济发展、提升家乡知名度,他有了冠名火箭的想法,“连云港号”应运而生,“我希望用‘连云港号’成功发射的喜讯向港城人民汇报,以此感谢家乡对我的培养、关爱和支持,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家乡扩大知名度、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等方面做点贡献。”
记者了解到,“连云港号”火箭的供应链中有多个江苏企业。“通过横向对比零部件的质量、价格和交期,我们选择无锡企业作为锻环和推力弹簧的供应商。”星际荣耀供应链负责人表示,航天零部件的质量要求高,江苏制造业水平在全国处在前列,能够满足配套设施制造需求,“在江苏成熟的工业制造体系下,配套零部件的性价比非常高。”目前,星际荣耀在江苏共有60多家供应商,供应零部件涵盖火箭发动机的导管、锻环、新型复合材料等。
“受限于目前火箭生产量级,公司多选用定制化产品。当未来产量增大,公司就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如科研院所、高校等。”星际荣耀总体部气动力热工程师卞维嘉说,作为南京人,他希望未来能够寻求契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江苏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借助江苏力量继续开拓星际荣耀在商业航天的领地。
本高利低,
技术打开盈利空间
在“张家港号”火箭首飞前,天兵科技就已拿到国内商业航天领域最大的市场订单。火箭发射成功后,天兵科技接到多方合作意向。许多民营航天企业目前无法盈利,除像“国家队”一样深耕航天领域外,民营航天企业还要考虑生存问题。
“民营航天企业能够更快响应市场,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运转效率,为‘国家队’提供辅助。”康永来表示,民营航天企业对供应链的质量管控能力较高,天兵科技的356家供应商全部由企业自行对接、把控质量、督促交付。
市场评估是进军航天领域的第一步。现阶段无法盈利的情况下,航天企业就需要降低成本。传统发动机需要经过铣削、切焊、电镀等工艺,“天龙二号”则拥有全球第一款全3D打印的发动机,材质为304不锈钢,无需焊接,成本是传统火箭发动机的约1/4。“液体火箭可以回收,天兵科技按照30次发射寿命标准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试图通过重复使用来降低发射成本。只有降低成本,火箭才能更接近大众生活,获得商业应用的可能。”康永来说。
自2019年成立以来,天兵科技4年内10轮融资近30亿元人民币,是国内融资最快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公司聚集主持领导过国家多型主力火箭及发动机的研制团队,拥有很强的液体火箭技术攻关能力。”天兵科技副总裁罗毅说,过去两年,天兵科技研制完成液体火箭发动机TH-12,单台具备110吨推力,入围承接多个央企发射服务订单。“顶级团队、跨代产品和充足订单是投资人持续青睐的核心因素。”罗毅说。
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也即将成为托举天兵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张家港基地启用后,我们将重新梳理周边供应商,希望将天兵科技的江苏供应商占比提升到70%及以上,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天兵科技相关负责人说,张家港基地分为火箭总装功能区、发动机总装功能区、燃烧室、阀门组装区等。在项目二期,基地预留约100亩地,以便天兵科技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产,“该项目预计11月交付使用,投产后预计可年产30发液体运载火箭和500台火箭发动机。”这位负责人介绍,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未来将作为公司的研发中心,吸纳江苏的优秀技术和人才,开展商业航天大批量低成本制造的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工作。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服务需求将会不断地从行业应用向大众消费市场扩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越来越多的人会享受到太空活动创造的产品和太空服务带来的便利。”提及产业前景,李顺成表示,民营运载火箭的发展将继续释放我国卫星及其产业链市场的活力,公司力争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成功率,进而实现盈利。(张宣 孙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