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官林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强化党建引领,优化非诉服务,践行群众路线,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就地化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
整合资源,深化多元解纷。官林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基层社会治理,突出资源整合,将党建活动与综合治理、矛盾调解、法治教育、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实践等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社会大综治、平安大创建、矛盾大调解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一站式”镇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和“规范化”村(社区)调处服务室“,提升调解队伍,加强访调、劳调、诉调、公调等工作对接,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依托镇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和“红网微治”网格化管理,推动线上数据管理与线下社会治理工作有机融合,深化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及时受理、处置和反馈各项工单,力争“一个闭环解决问题”。
践行宗旨,优化非诉服务。建设“服务零距离 最多跑一地”社会治理综合体,推动综治中心、人民来访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等多中心一体化运行,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实现矛盾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劳动保障、信访接访、政策咨询等“六位一体”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线上公证、远程视频会见等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率先开展人社专员入驻12348窗口,实现劳调对接“同步接待、同步调处、同步结案”;积极开展“法官+”工作室,充分利用法官、镇村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化解疑难复杂案件。
五治融合,强化矛盾预防。全面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有序推进“八五”普法,先后推出“党建+普法”书记送法、社会治理宣展中心、“民法典˙以案释法”律师说法、平安法治微网格巡回宣传等普法项目,浓厚平安法治社会氛围,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动态监管为工作抓手,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有效全覆盖”,培育培优法律明白人,深化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由村书记作为法治带头人,利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援法议事”“有事好商量”等平台,统筹党员干部、法律顾问、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等人员作用发挥,民主协商议事、共谋乡村振兴。(刘婷婷 王磊)